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简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简述

高建荣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乌审供电分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7300)

摘要:对电力企业而言,安全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的高低。为良好发展电力企业,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考虑,强化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实际情况来看,风险管理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对此,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风险管理,以便有效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为电力企业创造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1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电力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主要能源,不仅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用,各行各业的生产和运转都需要电力的维持,一旦电力的供应出现中断或是出现安全故障问题,必定造成各行各业的运行混乱。而各行各业一旦无法正常运行,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电力的安全生产对于人民、企业甚至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2电力的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还有企业之间各个行业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而企业的效益好坏都与企业的自身发展紧密相关。在企业中,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就是电力,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任何故障和损失都会造成企业利益的严重损失,除了经济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名声和信誉的损失,这是无法挽回的。另外,频频发生的事故也会造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混乱,所以,电力的安全生产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需要承担的不只是电力的生产,电力企业的工作还包括了“供”和“销”,即由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这样一条庞大而复杂的统一整体,而电力的储存技术还比较薄弱,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保证产、供、销同时进行,其连续性和完善性必须得到保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造成全网瘫痪,因此,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简析

2.1电力的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正在运行的设备维护和停运后的设备维护,这样的工作十分复杂,工作量也非常大,因此,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关于设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保证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2.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就是在设备运行期间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在正常运行值范围内,以此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电力运行维护要求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流程以及设备的特性来进行操作,并且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检修经验,以便在发现设备异常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电力运行维护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既要了解各种设备的保护动作原理,又要有一定的反应能力。

2.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为了实现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的功能,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因此,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还有对信息控制系统的检修,保证信息控制系统传递的信息是正确有效的。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的特点主要有同时性、集中性、适用性和先行性。①同时性的含义就是电力的生产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是同时进行,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与光速相同,电力又不能大量储存,所以,电力系统的发电量需要随用户的用电量变化,必须时刻保持发电与用电的平衡。②集中性就是电力系统是一个发电、输配电、用电不可分割的整体,且产、供、用在瞬间进行,决定了电力生产是一个高度集中和统一的过程。③适用性则是电力生产要保证能够满足用户对电量的连续、实时、随机以及质量的要求。④先行性是指国民经济的电力发展要先行,工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电力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近年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人员的素质水平比较低,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到位;其次,是设备老化的问题,很多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会导致设备损坏或提前老化,并且没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等,导致漏电等事故;最后,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因为设备比较多而复杂,这些物品的存在不可避免,在高压环境下,这些危险物品就会造成一定的危险事故,严重危害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

在电力企业中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在人员的招聘上一定要提高要求,对招聘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筛选,这是对企业对社会的负责。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要方式就是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首先,安全意识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础意识,要在培训中将安全意识牢牢根植于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脑中。其次,电力企业要定时开展一些专业知识的讲座和知识交流会,让员工和有专业知识和大量经验的教授、老员工等进行知识的探讨和经验的交流,让员工之间进行相关交流,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最后,企业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4.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已经老化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替换,并且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根据具体的操作规定和设备的说明来进行设备的操作,减小在维护和检修期间对设备造成的二次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降低成本。另外,对于有故障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检修的规则和步骤对设备进行拆解和修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积灰等现象的产生,这些污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还要对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在进行清洁时尽量选择先进的设备,减少设备的损坏率。

4.3提高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在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并不那么安全和轻松,甚至存在一些潜在的威胁,如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而外界也会有有一些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物质。面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①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隔离的对象大多为高压、带电设备等。这是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简单有效。如在带电设备和维护现场设置防护栏,工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电源。②个人防护法。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现象对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所以,企业一定要在工作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以保证员工的安全,让员工能在工作中感觉到安心,能够放心工作

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重视,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最重要,因为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流程比较复杂,因此,只有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各个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保证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权,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3(3):44-45.

[2]卢卓涛.探讨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4(11):85-86.

[3]李忠东,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