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植入物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骨科植入物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黄芳

黄芳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院感科青海海南813000)

【摘要】目的:对骨科有植入物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进行评价总结,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骨科植入物手术的7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物品、器械、人员的管理,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备皮的时机,外来器械的管理等,与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重要关系,781例手术感染5例,逐年下降,2013年全年无一例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有重要的关系,掌握相关理论与技术,制订严格的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手室医院感染的监控,使骨科植入物手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2-0161-02

OrthopaedicimplantsurgicalsiteinfectionpreventionmeasuresHuangFang,Hainapeople'shospitalofQinghaiprovince,Hainan81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Forpatientswithimplantorthopaedicsurgicalsiteinfectionpreventionmeasuresofevaluationsummary,providethebasisforcontroloftheoperatingroomofhospitalinfection.MethodsInJanuary2011-December2013inourhospitalorthopaedicimplantsurgeryclinicaldataof781patient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ccordingtotheoperatingroomofhospitalinfectionriskfactorsforsurgicalsite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Results781casesofsurgicalinfectionin5cases,declineyearbyyear,in2013,theyearnosurgicalsiteinfections.ConclusionsOperatingroomnursingworkandsurgicalsiteinfectionshaveimportantrelations,grasptherelevanttheoriesandtechnologies,totakeeffectiv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doagoodjobinhandroomofhospitalinfectionmonitoring,canmaketheorthopedicimplantsurgeryinfectionundercontrol.

【Keywords】Theorthopaedicimplantation;Surgicalsiteinfection;Preventivemeasures

我院为青南地区一所综合性医院,有109国道通过,主要收治海南州,玉树州和果洛州骨伤患者以及交通肇事患者,骨科年手术量约在400例左右,同时开放性损伤多见,创口污染严重,因路途遥远,往往会错过最佳清创时间,发生感染的几率上升。手术切口感染不但可以使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1]。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为781例患者行骨科植入物手术,针对手术室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感染率逐年下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来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骨科植入术的781例患者,其中男性533例,女性248例;平均年龄68.1岁,患者手术类型构成比见下表:

2.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2.1手术室环境因素

2.1.1布局手术室布局不符合医院感染与预防原则,例如区域划分不清,三通道不合理,人流物流交叉,使感染机会增加。

2.1.2空气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如手术术间无持续空气净化设备、术前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不彻底、参与人员过多、随意走动、不正确着装、手术室门频繁开关、从污染间到清洁间及接台手术终末消毒不严格等造成手术室环境污染。

2.2操作技术因素

备皮方式、时机不当;上台医护人员外科刷手消毒流程不规范,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方法不正确;皮肤消毒、铺巾方法不正确造成污染;手术时间过长、止血不彻底,切口冲洗不够、引流管放置不当;术中患者保温不当导致体温过低,均增加了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3物品因素

2.3.1手术器械清洗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骨科植入所需专用器械在各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且结构复杂,清洁难度大,如器械使用后未按程序清洗或清洗不及时不彻底,导致污染物干涸附着在器械腔隙内易导致生物膜形成,导致灭菌失败。

2.3.2无菌物品管理一次性物品及植入物管理不善,无菌包规格大小、重量、包装材料不规范,影响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大大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2.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因素

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使用时机、剂量不正确,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5患者自身因素

例如高龄或婴幼儿、肥胖、患有基础疾病(糖尿病、免疫缺陷、严重营养不良、粒细胞减少)[2]。

3.预防控制措施

3.1提高感控的意识

手术室护士长首先正确及规范的培训,科学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护理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与无菌技能操作;院感科定期或随机检查,监督手术室环境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3.2手术室环境监控

医院自2010年启用层流手术室,三区划分合理,手术间分为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和无菌手术间。骨科植入术安排在无菌手术间,由夜班值班人员晨起清洁物体表面并于术间使用前一小时开启空调净化系统。手术进行中减少开门次数,严禁开门手术,术中严禁开启污物出口,以免影响室内空气的洁净效果。

3.3术中管理

医护人员规范外科洗手流程、时间要充足;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涂擦,按规范要求铺无菌手术单,使用手术薄膜贴紧皮肤,防止滑动;洗手护士有序摆放台上无菌物品,密切观察手术步骤,准确迅速传递器械,及时将手术器械归位并擦拭器械表面上的血迹,及时更换擦拭器械的纱布;规范医生的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准确选择植入物的型号大小,避免因病原菌附着造成感染;假体安装前要彻底止血并确保负压吸引通畅,用生温理盐水彻底冲洗术野中骨屑和渗出,以预防感染并确保骨水泥的牢固性,也减少了放置引流的机会。注意C臂X光机的使用安全,放射端套无菌套,用无菌巾保护手术野。另外,护士与术者要配合娴熟,提高手术技巧和操作技能,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3-4]。

3.4手术器械管理

3.4.1本院常规使用器械在灭菌前,消毒供应中心一定要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清洗处理,彻底清除器械上的污渍和致热源。

3.4.2外来手术器械针对性强,使用便捷,但价格昂贵,使用频率有限,医院一般不作常规配备,要求器械公司必须在手术前一天将所需器械准备齐全,在手术室器械公司跟台人员与手术室工作人员当面清点数目,送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按规范要求进行清洗、灭菌,快速生物监测合格送手术室行植入物手术。

3.5物品管理

一次性无菌物品,特别是植入物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污染,会直接导致手术部位感染,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导致残疾,所以,要严格把握进货渠道,严查三证。使用前仔细查看灭菌标识和灭菌日期,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包裹大小、重量、层次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字迹模糊、破损、潮湿不得使用,将无菌包外灭菌指示胶带和包内灭菌指示卡以及植入物条码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做好追溯登记[5]。

3.6抗菌药物管理

3.6.1根据手术种类、手术部位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以及指南推荐选用抗菌药物。

3.6.2大多数推荐切皮前30~60分钟使用抗菌药物。

3.6.3手术时间每超过3小时追加一剂。

3.6.4术中失血量>1500ml者追加一剂。

3.6.5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日三次、足量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药物[6]。

【参考文献】

[1]项大业,连永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50-1152.

[2]胡必杰,郭颜红.外科手术、导管及呼吸机所致感染预防与控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1):62-65.

[3]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4]许晓秋,张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2):109-111.

[5]徐伟英,何萍,李永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392-1393.

[6]胡必杰,刘荣辉,陈文森.手术部位感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2013,5: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