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体验生命的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生动的体验生命的课堂

毛香华

毛香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小学442200

低段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去体验,脱离体验的品味、朗读、感悟,给我们的感觉是生硬的,味如嚼腊。曾听到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是这样要求的:第一、读书的声音要响亮;第二、脸上要有笑容;第三、要读得有感情,结果不管怎么指导,学生总是找不到感觉,总读不出语句的独特语感。我想,这种隔靴抓痒的指导,学生根本没有体验,怎么进入角色呢?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身实践的生活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实施新课程、走进新课堂,特别是低段小学语文课堂,一堂有生命力的好课,一定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去体验。

我在课堂中,努力让学生沐浴在体验的春风里,体验着生活的快乐,具体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切身体验融进生活的快乐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生活有多丰富,语言学习资源就有多丰富,语文课堂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吹泡泡》一课,我让学生带上泡泡水,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教室为场所,让学生尽情地吹、学着吹、比赛吹、一齐吹,看谁吹的泡泡最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看谁吹的泡泡飞得最高,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片:“看!徐心艳吹的泡泡像气球!”“王超龙的像冰糖葫芦!”“他的像一群鱼泡泡!”“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吹出像葫芦一样的形状”“为什么你吹的像羊肉串!”“老师,你也和我们一起比赛”“哇,我的泡泡飞上天啦!”“老师,我发现,泡泡破裂时会溅出许多小水珠”“哇!天空成了泡泡的乐园!”瞧!同学们多么会玩,多么会观察!在快乐的体验中,他们个个出口成章,都成了小诗人。过去我认为只要创设了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才意识到创设情境只是提供了表面的宽松,只有让学生融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真正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回归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切身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才能深深地扎根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终身难忘。

二、想像体验灵动思维的火花

想像和联想,是学生能按照自己对已有事物的描述和表现,再造出这个事物形象的心理活动。通过联想和想像,学生不仅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原有事物的形象,而且还会以自己特殊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去丰富和补充原有的事物形象,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学生,甚至还可能发现或创造原有事物中尚未存在的生活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因此,想像和联想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鸟语花香,山高水长”,多么动人的话语!“鸟语——花香——山高——水长——”多么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连线品味这四组词语,任你有一张巧嘴,也是很难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怎么办呢?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轻轻地拖长声音:“鸟——语——”,再轻轻地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就有学生说:“我看到两只可爱的鸟站在树上,”“我看到许多鸟飞来飞去。”同学们还没领会到“语”的意思,我又示意:“听,它们在说什么?”学生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它们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春天真是太美啦!”“它们在说这里的花真香”……就这样,我一个一个词语读,不断启发学生的想象,一层促一层地把学生带入那如画的境界。

三、换位体验入情如境的幸福

在引领学生体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换位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例如一位教师对课文《蜘蛛织网》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进行指导,她没有从技巧上作提示,甚至也不作理性的情感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蜘蛛,为大屏幕上正在忙碌地织着网的蜘蛛“配乐朗读”。学生读课文:“织啊、织啊、终于织成——”老师忽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呀,你们看,大屏幕上的蜘蛛才织了两圈儿,织成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忙改口,继续“织啊、织啊”地读下去,不一会儿,老师又提醒学生:“呀!蜘蛛还在不怕辛苦地织着网,可你们怎么越读越轻,怕累了吧?”学生忙提高嗓门“织啊、织啊”起来,两眼紧盯着慢慢爬向蛛网中心的辛勤劳动者。当蜘蛛完成织网的那一刹那,全班学生欢呼般迸出了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句:“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这位教师精心设计“配乐朗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设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这样换位体验的情境,那么,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而现在,提升到了“劳动”、提升到了“体验”,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学生找到真切的感觉,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言,这种“感”、这种“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

此外,我认为,教师以自己独具魅力的朗读感染学生,也是让学生经历一次语感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一种武器。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学生的体验为语文教育架起一座桥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体验,努力让学生沐浴在体验的春风里!在体验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