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趣味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初中生物教学中趣味教学探究

朱立群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生物学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它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类的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生物学做为依托。因此,学习生物学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生物教师还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最好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兴趣教学激发

升入中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在课业的难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学科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如今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它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类的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生物学做为依托。因此,学习生物学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这样才能使学习化难为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兴趣导引扣人心弦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奇趣横生的生物世界抓住学生的心是生物教学成功的开始。首先,上好每章绪论课,是抓住学生心灵的第一步,例如,我利用奇妙的珊瑚引导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热烈,争论不休。然后,我顺势引导: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是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最后,我详细的讲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因此听得津津有味。如在学习生物的意义时,我从生活中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男女生长青春痘,这本是很正常的,但有人却特别害羞,用手搔扰青春豆,会使毛囊受损,细菌会因此乘虚而入导致毛囊发炎,本来光洁的脸就会变得坑坑洼洼了。又如环保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经常使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黄河有时断流会达一百多天;雾霾经常笼罩许多城市,雾气弥漫连日不开。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一切都是由于人们对生物知识的缺乏,对生命科学的不理解,对自然环境严重破坏造成的,让他们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重要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的有关知识。又能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使命意识,自然也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愿望。

二、幽默教学,增强课堂效果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幽默是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保护剂,是课堂传道授业的催化剂,是学生打开思维之门的润滑剂,是师生配合默契的黏合剂。作为生物教学中的主导者如果能恰当使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做到“雅俗结合”,不仅能深深感染和吸引学生,而且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能否紧跟老师的上课节奏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可是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有时会打瞌睡,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故意大声说:“咱们班有的同学下一步的食谱中需要添加海带了,为什么呢?缺碘了呗,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正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呢。”学生们听后相互一望一笑,困意不但消除了,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学生在必修一学习无氧呼吸时,往往把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错写成酒精,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错误,我就开玩笑地说:“有些同学看来具有特异功能,总是认为自己能像酵母菌一样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这样,那同学们参加工作后想喝酒就不用再买酒了,憋一会儿气不就可以了吗。”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认识错误,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学幽默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使用,它将会使课堂充满笑声与快乐,让学生把苦学变为乐学,深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分组竞赛抢答竞赛学习避免课堂枯燥无味

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别强,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的教学中去,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为此,我尝试课堂分组竞赛学习制,以学生座位的一列或自然分组为单位,分成4—10组,课堂提问或复习内容以不引起学生争议为准,特别是抢答题的设置。提问形式以学生每组轮流回答、抢答、老师指定学生回答等多种提问形式,其间穿插小品、表演、击鼓传花等丰富的方式,凡是能够提高学生兴奋点的问题和方式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教师每节课对该节各组的表现予以评价和打分。课堂抢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近乎疯狂,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那真叫一个“乱”,学生在这样的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所学知识怎能学的不牢,怎能理解的不透?经过实践,学生特别喜欢这种课堂模式,每次上课,学生都嚷嚷着“竞赛上课”,这样的课堂学生上课睡觉的杜绝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成绩提高了。我们执教者何乐而不为呢?刚开始实施这种教学模式,驾驭课堂方面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一段的实践磨合,学生、老师都互相适应这种模式,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巧妙收尾,升华所学知识

一场精彩的令人回味的演出要有好戏压轴,同样,一堂完美的耐人寻味的生物课要有巧妙收尾。每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学生往往比较疲惫,如果再使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学生就更听不进去了。这时,若设计新颖有趣、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的小结,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而且可以起到升华所学知识、余音绕梁的效果。比如,在总结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时,把抵抗力稳定性比喻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恢复力稳定性比喻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学生不仅加深理解这两种稳定性的内涵而且也不会把它们记混了。再比如,在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学生往往记不住微量元素种类:Zn,Fe,B,Cu,Mo,Mn,若能将其编成口诀:铜猛碰新木桶,既简明扼要,通俗易记,又有趣味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迅速掌握、长久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性、创造性在一开始就得到很好的发挥,使学生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还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最好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Z].

[2]张代芳,主编.生物教学法[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