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新形势下技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白丽君

白丽君黑龙江省国资技工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项经济事业不断建设和发展,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技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如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是目前我国广大技术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技校学生就业所存在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技术学生;就业压力;就业率;问题与建议

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相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也使得技校学生在毕业的初期能够更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是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加深对就业规划的不明确,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导致技校学生很难实现自我上升。因此做好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技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发展目标和长期规划,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材有积极意义,也是广大技校教师重要的教育工作。

一、新形势下技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技校学生好高骛远,就业心态不稳

对于很多刚走出校门的技校学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比较容易,但是就业的质量往往偏低,大部分是一些基层的技术岗位。由于初入社会,很多毕业生心高气傲,对于找到的工作存在不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使多数学生盲目的跳槽,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始终不能安定下来,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技校毕业生的心态不稳、好高骛远。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技校教师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没有帮助技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对学生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学校与社会间的落差。另外,就业指导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人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导致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一味的追求高薪资、待遇优厚的工作,不能脚踏实地的进行本职工作。

2、技校学生独立能力差,依赖学校推荐工作

校企合作是大多数技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重要途径,由于技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年轻有活力,往往很受企业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多数学生过分依赖学校,把工作和就业问题全都推给学校的就业办公室,毕业后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联系工作单位,脚踏实地地投入工作,而是等待学校进行推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散漫、劲头不足,学习不认真,专业知识不过关,对基本操作不精通,待学校真正为其推荐岗位时,其自身能力素质达不到企业的相应要求。

3、技校学生吃苦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人在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途径,是员工的生存之本,成事之基。但是通过对技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工作中怕吃苦,不愿意接受上级安排的繁重任务,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作为初入社会和单位的学生,没有改掉在学校里那种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不愿意受企业领导的束缚,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没有耐心的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是一味的怨天尤人,不仅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也使单位对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反感。

4、学生对工作要求苛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技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业不精,但却过分要求工作岗位的环境、工资待遇等条件,而其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不成正比,导致这些学生出现盲目乐观情绪,最终就业失败。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素质较高的技校学生,心气过高,把自己置于过高的地位,导致其就业出现困难。

二、全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引领学生客观认识自己

由于技校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自身的认识不够客观和全面,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欠缺,对于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没有做好准备。如果在校期间,教师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做到客观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准确的就业定位,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将日常课堂教育和定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能力。

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思路,在课间与学生做朋友,及时的与学生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就业意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做出正确的指引。通过观察学生、咨询学生、测试学生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文化基础,对学生的专业选择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教育,通过充分细致的心理咨询,矫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学习、就业。

2、充分调动学生就业热情,实现学生自主就业

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注重对教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对就业信息和职位分类做到详细的了解,导致在面临就业时出现“就业恐惧症”和“选择困难症”,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单位,或者过分依靠学习安排就业,或者随便选择一家单位就业。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适当的将教学重点向工作职位分类、就业形势、职业发展前景等现实问题上靠近,做到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术真正得到发挥。

3、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做好职业规划工作

技术院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部门。相关的就业指导教师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动向,把握最前沿的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培养,不仅能够实现本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对于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也有重要帮助。要进一步拓宽技校生的知识层面,加强专长技能训练,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这是技校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职业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制定职业规划要充分考虑技校技生的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确保学生的职业与自身兴趣、能力特长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结语: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环境下,技校学生凭借着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够更好的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要想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和更高追求,就需要广大就业指导教师做好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并制定出符合个人情况的职业规划,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不仅对于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帮助,对于学生个人今后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娟,葛效林.试论职校毕业生的生存竞争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1(26).

[2]范丽姿.技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J].科技信息,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