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管理经验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管理经验浅谈

郑骥飞

(国网安徽界首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界首236500)

摘要:同业对标是用指标评价企业,用业绩考核企业,以指标的提升来直观地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同业对标工作要求企业各级人员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专业部门组织协同,引导和促进企业各专业以先进的管理指标、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为导向,全面查找差距,改进并创新,促进指标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管理提升

供电企业是面向社会的服务性企业,随着近年来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供电企业的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形势之下,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提升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同业对标管理的先进性对供电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开展同业对标的必要性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是供电企业电网规模、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发展能力等指标构成的集合,是公司主要工作的综合反映。同业对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求真务实、力求实效”,遵循“全面开展、动态比较、指标与管理兼备、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原则,以指标对标为先导、管理对标为核心、绩效提升为目标,坚持重在管理、重在过程、重在执行力,通过在公司各层面、各专业“抓典型、树标杆”,不断完善以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为核心的公司同业对标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管理手段和标准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先进性和示范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同业对标工作方式研讨

1、落实组织机构,强化同业对标管理

一是落实组织,健全制度。先从组织入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同业对标的领导小组和各个工作小组,有牵头负责部门、组织参与部门、考核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对标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考核制度,确保对标工作全过程管理。三是加强同业对标工作的计划指导。分年度、季度、月度制定各专业对标目标,保证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步推进。四是加强同业对标与综合统计管理、综合计划、经济活动分析计绩效考核的衔接,将同业对标工作与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有机结合。

2、加强层级管理,确保同业对标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谁主管业务、谁负责指标”的原则,逐层逐级抓落实。企业与机关相关部室、基层单位签订责任考核责任书等,将同业对标纳入到了年度经济责任目标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位。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班组和每位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同业对标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确保同业对标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对同业对标指标进行逐项分解,做到部门工作有指标,人人身上有任务。计企部对各相关部室负责的指标进行细化安排,各部室领导要按照分工具体负责并落实到专人,同时按专业类别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各基层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公司部署,对班站逐层逐项分解指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各部室、各单位要不断完善本部门、本单位指标体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和闭环管理原则,及时分析、发现、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注重不断提高小指标,全力推进大指标,确保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3、深入开展指标分析,落实整改措施

坚持定期召开对标工作例会的制度。企业各专业部门认真分析,查问题、找差距,为确保各项指标的争先进位,从单一的指标分析走向综合全面的指标诊断,挖掘提高指标的潜力。首先进行指标分类,分出优势指标和劣势表,对优劣、势指标是先天条件自然形成的还是主观努力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对劣势指标制定对策和措施,狠抓落实,注重主观整改的效果。

4、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提升同业对标工作效率

公司明确指标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和配合支持,逐步形成了多部门负责某项指标的团队管理模式,提升了同业对标工作效率。同时借助“查找漏洞、规范管理、强化执行”为主题的管理大整顿活动,进一步理顺工作环节、堵塞管理漏洞,却把同业对标工作效率。

三、同业对标工作的实效

1、开展指标评价和管理评价,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通过指标评价和管理评价,对单项指标、专业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对专业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对应指标的业务管理模式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先进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执行公司相关管理标准的规范性;业务流程的科学性;管理手段的先进性等。对照指标评价和管理评价结果,针对评价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加强分析,对症下药,督导改进,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管理水平及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树立对标标杆,推广典型经验

结合对标情况,树立标杆对标指标,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做到“以点带面”。企业内部,各专业对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步明显的要总结其经验做法、管理模式等,在本专业、本企业进行交流;企业外部,要加强与其他对标单位的交流,组织对标团队,向标杆单位学习交流,重点引入标杆单位的管理经验、管控方法和流程,提出适合本企业、本专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3、坚持同业对标,专业管理精细化

充分发挥同业对标的抓手作用,坚持将同业对标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相结合,坚持同业对标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坚持同业对标与工作过程控制相结合,将同业对标工作理念融入到各专业日常工作中,通过对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党风廉政等工作的全面分析,从具体对标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各专业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潘昆娥;浅谈电力企业如何开展同业对标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2年21期.

[2]王宏,崔勇;电力企业同业对标管理的研究;价值工程,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