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防治护理

/ 2

压疮的防治护理

任秀英隋爱霞赵伟郑愈梅

任秀英隋爱霞赵伟郑愈梅(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19-02

【关键词】压疮护理治疗

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危重患者。而且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压疮的防治护理成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难题。本文就目前国内主要的压疮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压疮的病因

压疮(decubitalulcer)又名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细胞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该局部组织的坏死,进而引发感染,形成溃疡(疮面)。年纪偏大、营养不良、意识障碍、活动欠佳、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以及严重疾病的存在是压疮形成的常见的内在因素,而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局部潮湿则是重要外在因素。

2压疮的分期[1]

Ⅰ度淤血红润期(红斑期):表皮无损伤,只是皮肤发红,但在解除压迫30分钟以上发红仍无改善。此时为急性炎症反应期,一般持续受压4小时即可发生此类情况。

Ⅱ度炎性浸润期(水疱期):表皮发红、糜烂,有水泡,组织缺损未及真皮层,创面湿润呈粉红色,伴有疼痛,无坏死组织。

Ⅲ度浅度溃疡(溃疡期):由真皮层达到皮下,呈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有渗出液和感染,但几乎无疼痛,有坏死组织。

Ⅳ度深度溃疡(溃疡期):深达肌腱及骨,有渗出液和感染,有坏死组织,如有神经损伤则伴有剧烈疼痛。

3压疮的防治

3.1一般护理

在压疮护理工作中,除了严格执行健康宣教、制定饮食计划、清洁就医环境等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交班。勤翻身即解除局部压迫,主要措施是定期翻身、变换体位及加强防护措施,特别应减少患侧卧位,使受压局部保持悬空,称之为“架桥法”[2],也可将压疮气垫、压疮水垫[3]等方法配合使用,加强解除局部压迫的效果。去除外在压力即去除了压疮发生的首要外在因素,这是防治压疮的关键方法。此外,勤擦洗可保持局部清洁,勤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勤整理患者衣物和被褥可保持局部干燥,勤交班(严格执行床头交班制度)则更体现了护理人员对压疮护理的认识和重视。正确、认真的护理不仅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也是防止压疮进展、促进压疮愈合的基础,在整个临床过程中这些护理操作将贯穿始终。

3.2压疮的综合治疗

除了上述的一般护理外,对于压疮的治疗,尤其是Ⅱ度以上的压疮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方法有:

3.2.1全身治疗: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患者一般状况,这是缓解压疮的内在因素、促进压疮愈合的基础性治疗。

3.2.2清洁疮面:主要措施有清疮换药、红外线烤灯、司密达[4]和爽身粉等干燥类药物的应用等,这些方法保持了疮面的清洁、干燥,缓解了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促进了压疮的愈合。

3.2.3抗菌消炎:细菌的存在也是压疮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以厌氧菌的侵袭为主,所以抗菌消炎药物的应用也有利于压疮的愈合,常用抗菌药物有呋喃西林[5]、甲硝唑、庆大霉素[6]和百多邦软膏[7]等,还可配合双氧水、碘伏[8]等消炎、消毒方法进一步抑制或消除细菌的感染。

3.2.4中医中药:中医在治疗压疮方面也遵循上述原则,多采用干燥收敛、活血化淤、消炎止痛和去腐生肌等中药治疗,如甘石创愈散[9]、生肌散[10]、湿润烧伤膏[11]等,价格低廉,疗效确切。

3.2.5湿性贴膜:如剂安舒能长效抗菌膜、3M透明敷料贴[12]等,这是近年来欧美等国提出的疮口愈合“湿润疗法”。与传统“干燥疗法”相比,此法利用特殊贴膜形成疮口屏障,隔绝外界细菌污染,保护内部新生肉芽组织,能够有效防治压疮,但此法对贴膜材料要求高,价格昂贵,且保持湿润环境时间不易掌握,不利于向基层医院推广。

3.2.6其他药物:a.贝复济[13](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促进压疮疮面修复和组织再生作用;b.德莫林喷撒型粉剂[14](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以具有上皮细胞再生诱导作用的无机元素为生物活性成份,主动诱导上皮细胞增生,能有效地中和疮面的酸性渗出物,保持疮面干燥,促进疮口快速愈合,而且无过敏症状,疗效确切,愈后良好;c.白蛋白[15]是从人血中提练的一种高营养物质,可直接供给局部组织蛋白质,消除肉芽组织水肿,促进组织再生,尤其对浅度溃疡期压疮疗效明显;d.胰岛素[16]可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改善局部组织状态,尤其糖尿病病人局部应用胰岛素可加速创面愈合。

压疮的防治是长期卧床患者整个临床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不仅应当认真学习和重视压疮防治的方法,而且还更应当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耐心的解释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预防的方法以及压疮的风险,并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达到预防或降低压疮的发生的目的,同时也将会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海青.压疮的防治和护理最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93-4094.

[2]将小敏.压疮防治与护理进展[J].广西医学院学报,2002,2(9):126.

[3]朱秀贤,甘惠贞,林菁红.自制简易小水垫在骨科防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B):1022.

[4]颜立萍.思密达加氧气治疗与护理压疮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1707-1708.

[5]刘燕,余玲玲.西瓜霜喷剂联合呋喃西林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739.

[6]于丽娟,姜忠玲.庆大霉素-自拟中药联用治疗压疮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生,2006,8(136):73.

[7]黄秀美,范淑华,胡惠华等.百多邦软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232-6233.

[8]孙丽波.压疮护理中碘伏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55.

[9]赵文琳.甘石创愈散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2):66.

[10]段双鲤.生肌散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4):62.

[11]李志红,陈海燕.湿润烧伤膏用于压疮病人皮肤护理的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1):35-36.

[12]梁丽华.3M透明敷料贴应用于压疮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33.

[13]刘敏艳,麦丽霞,张莉红.贝复济治疗Ⅱ期以上压疮22例护理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331.

[14]王芳.德莫林喷剂治疗8例Ⅱ度压疮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053.

[15]谭运兰.红外线与白蛋白联合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13(3):65-67.

[16]曾桂兰.糖尿病合并压疮护理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