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厚大砼超载支模架设计施工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建筑工程厚大砼超载支模架设计施工与研究

姚华军

姚华军

(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该工程厚度1米的地下室顶板,采用钢管支托扣件形式,进行支模架设计与施工,对支撑构造在软件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同类型工程实际,合理进行构造最小优化,规范的要求、又符合实际工况,便于工人操作。达到确保架体安全、杆件合理不重复、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支模架;超载;支架构造;杆件优化;经济效益

1、工程概述

工程位于杭州某建筑工程,工程为一层人防地下室,南北向长277m,东西向宽29m-36m,地下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属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室独立柱800×800,柱网尺寸8400×8400,层高5.30米,顶板厚度1米,支模架立杆均在已浇筑完成的地下室底板上。

2、支模架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该工程特点;支模架搭设高度在5.30米,施工总荷载27KN/㎡,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范围。应根据本工程结构的不同特点及材料的供应采购情况,选择支模架搭设方案比较,其方案的核心主要是支架的形式,确定支架形式后,再根据各部位受力不同进行针对性加强,我们选择了三种方案比较:

方案A:选择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架。优点;稳定性好、承载力强。缺点:在杭租赁源小,租赁量跟不上。

方案B:选择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优点;现有材料充足、操作工艺成熟。缺点:受力偏心、承载力差。

方案C:选择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立杆顶部加顶托。优点;能改善B方案缺点,使立杆受力均匀、提高承载力,降低材料租赁成本。缺点:搭设时间较长,架体尺寸误差较大。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结合现有的材料供应,我们选择了方案C。确定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基本参数;

3、施工工艺技术

1)支模架搭设工艺流程支模架搭设,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三天后进行,在搭设支模架前,操作班组的所有工人应认真理解搭设图纸的意图,把搭设图纸与实际结构图纸重新对照复核,以调整细部尺寸。分公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员进一步向操作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工艺流程:根据支模架图纸立杆间距要求,在地下室底板上弹出立杆纵距、横距定位线→按顶板施工要求、由北向南搭设立杆、水平杆(步距按图纸)→校正立杆垂直度(垂直偏差≤25㎜)→安装扫地杆(上皮钢管离地下室底板面200㎜)→搭设跨内剪刀撑(与底板顶牢)→安装立杆支托(初调高度)→安装托梁(双钢管)→在地下室外墙、柱已浇筑完成的基础上,将水平杆用支托顶牢墙柱并拧紧可调螺杆→搭设四周连续式剪刀撑(从底板面到顶)→楼面模板铺设(细调支托高度、调整板面起拱)→支模架验收。

2)施工要求与方法

1.模板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模板支架的钢管采用标准规格Φ48×3.5㎜,最小壁厚不得小于3.0㎜。扣件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钢管上严禁打孔。

2.支模架立杆支承在已经浇筑完成的地下室底板上,其立杆的底部采用50mm厚木板作为垫板(每块≥200×200)。模板满堂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均采用直角扣件,纵向扫地杆固定在距底板面200㎜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大于300㎜,调节螺栓的伸缩长度不大于200㎜。立杆的接长,本工程采用为单根,如果必须接长时,则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

4.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以采用搭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向水平杆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并等距离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均双向拉通,布置按支架施工图(文中略)。

5.本工程为满堂模板,其支架立柱四边周围设置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每隔五排立柱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搭设按大样图(文中略),倾角为60°。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五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项目经理部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指挥小组,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尽其职,对支模架搭设与浇筑安全过程管理与控制要求落实到人,建立项目部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制度保障措施: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制度、新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作业的危害。支撑系统与模板工程应有专项施工方案,经公司总工及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同意。根据杭州市的有关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方案,须经专家组进行专项方案的论证后才能实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针对专家提出的各条意见应认真进行逐条修改补充完善,并再次经技术负责人和总监审查符合后才能实施。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应逐项组织分项工程验收,自检符合要求后,通知现场监理进一步复查,复查符合各项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应形成制度。

3)应急预案建立:为保证安全生产,防止支模架坍塌事故发生,并为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作业人员和物质财产最小的损失、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生发展,应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本文中预案略)。其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组织体系响应,人员职责、救援措施、设备计划、联络方式、定向医院与就近避难所确定。

5、设计与施工体会

1)支模架设计时,应根据市场实际供货状况,按实进行代入,本案例中钢管壁厚均按3.0㎜代入,当前市场上大部分在3.0㎜~3.2㎜间。木方加工单要求100㎜×100㎜,而加工厂往往偏小,故计算中按95㎜×95㎜代入,较符合实际。

2)超载支模架施工,除了支模架计算外,方案的重点是支架构造图,本案例中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梁板支撑节点图、砼浇筑方向与堆集示意图、各节点详图等,应有明确的表述,以指导施工。

3)独立柱、墙应先行浇筑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已浇筑完的柱与支模架应在柱两侧抱牢,支架水平杆在外侧墙板端头用支托调节好长度后,与墙板模顶牢。

4)超载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具体,表现在各个细部构造,大量的应用搭设图反映出来,以图为主、计算验证、按图验收、消除隐患。

参考文献:

[1]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fS].

[4]DB33/1035-20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