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的临床体会

刘荃娥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中心医院甘肃庆阳745205

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治疗的60例崩漏患者,使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在7d—6个月之间,平均是(15.6±2.4)d,36例患者痊愈,2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极为理想,及时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止血,促使患者月经周期、经量以及经期恢复正常,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临床治疗效果

崩漏[1]属于妇科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患者的月经经期、周期以及经量等存在严重失常,具备发病急出血量大、病势缓、出血量少等特点,在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对患者的生育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现阶段,受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崩漏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已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笔者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60例崩漏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统计分析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崩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分布在2013年1月—2015年10月时间段内,为我院收治的60例崩漏患者,其中患者年龄范围是17—60岁,平均是(40.4±5.6)岁,病程在20d—6年不等,平均是(2.3±0.7)年,包括4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药流与反复刮宫,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带环出血。60例患者均存在治疗史。

1.2方法60例患者均实施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

1.2.1肝肾阴虚若患者存在出血量大且淋漓不断,经血颜色鲜红,患者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苔薄、腰酸腿软等症状,可给予知柏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以凉血止血、补肝益肾,组方如下:山药:20g、泽泻:15g、知母:20g、大黄炭:5g、旱莲草:20g、丹参:20g、熟地:25g、丹皮:15g、枸杞:15g、黄柏:15g、女贞子:25g、生地炭:15g。

1.2.2脾肾阳虚若是患者存在经血量大且不断,四肢倦怠,经血颜色淡且质清,不思饮食,气短少言,脉虚等症状,可给予人参归脾汤加减,以补脾益气、止血,组方如下:白术:20g、黄芪:30g、熟地:20g、地榆炭:20g、党参:25g、萸肉:20g、当归:20g、补骨脂:20g艾炭:10g。

1.2.3肝经湿热若患者存在经血不断且血色暗红,有腥臭味与浊秽之物白带量多且颜色发黄,患者下肢疼痛,烦躁易怒,头晕口苦,阴部瘙痒等症状,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以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组方如下:柴胡:15g、黄柏炭:20g、木通:15g、黄连:20g、当归:20g、龙胆草:25g、白芍:20g、生地炭:15g、白茅根:15g泽泻:15g。

2结果

本次探究过程中,6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在7d—6个月之间,平均是(15.6±2.4)d,36例患者痊愈,2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高达100%。

3讨论

崩漏属于妇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集中发病于更年期与青春期女性群体,在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出血量、血质、血色、舌、脉等实施辩证治疗。生育期受到胎产乳影响,女性群体普遍存在肝血不足的情况,处于伤血气有余状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实施疏肝养肝治疗;更年期患者普遍存在肾气衰、气血虚等情况,需要后天水浴进行滋养,因此临床治疗中主要实施兼补脾胃[3]。在中医中存在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说法,因此中医治疗中,补肾极为重要。

中医治疗中,普遍认为冲任二脉损伤无法固摄属于崩漏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冲任损伤与肾、脾、肝等功能失调存在密切关系,实施辩证分型治疗,是贯彻对症下药理念,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60例崩漏患者,使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与张利[4]等人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中医辩证分型在崩漏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而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补肾效果明显,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害,减少毒副反应的出现,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焦桂娥.自拟中药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2):66-66.

[2]钱佩玲.中医治疗妇产科崩漏20例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341-342.

[3]丁志鸿,黄志雄,张雪萍等.中医辨治崩漏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176-177.

[4]张利.中医治疗血瘀型崩漏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