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和谐概念模型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和谐概念模型探析

李万县刘沙贾明媚

李万县刘沙贾明媚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以往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将人类引向,而且将继续引向全球危机的边缘。而挽救这一危机,人类只有重新考量自己的生存价值和行为范式。基于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观以及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我们建构了一个四维度全球和谐的概念模型,包括个体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全球和谐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

[作者简介]李万县(1962-),男,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人力资源。

刘沙(198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贾明媚(198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6-0001-04

在以往历史长河中人类与地球自然系统一直和谐相处,直到近两个世纪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才将历史推进到全新的“人类世”——人类活动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地质年代,同时也唤醒了人类的自我反思:重建生活范式,遵循已知的宇宙秩序,恢复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1]。故而,和谐成为人类共有的价值观,按着爱因斯坦的观点,人类应有一种基于全球和谐的新的整合价值观[2]。本文首先分析人类对和谐世界迫切需求的根本原因,然后,探讨全球和谐的概念模型。

一、为什么需要全球和谐

(一)市场经济的结构性缺失。

导致人类对全球和谐需求的直接原因是目前被世界广为接受的资本主义或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危机,诸如金融危机、生态灾难、环境与和平等问题。因此,一些学者把当代的市场经济称为“结构性缺失”的理论框架——使得亚当•斯密确信最有效的调节工具“无形的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按照斯密的理论,“自利”是人的本能,它包括自私和利他两个维度[3]。一个维度执行人的自由意志,另一维度是道德调控。然而,世人却将“自利”理解为单纯个体利益最大化,把人变成了单维度生物,而且迫使斯密刻画的“正义的旁观者”远离美德之外,其结果导致世人失去良心自控,拼命谋取个人利益以满足其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不惜损害环境或他人利益。正如R.J.Kilcullen所说,如果人本身所具有的利他动机能够进入商业领域,那么,我们就不会有多少解决不了的问题[4]。

(二)世界一体化中的不平衡

如上所述,不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不仅引发个体的矛盾,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平衡,例如日益恶化的失业问题、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平等、社会腐败问题、经济犯罪、日益减少的社会福利、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反社会的态度和情绪以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5]。在扩张文化价值观的驱使下,这些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将会引起更大的和平问题。过去十年里,在一些国家所爆发的内战和各国之间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战争将不平衡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充分体现出来。鉴于全球化使得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可持续发展并非是某一个特定人或特定国家的责任,而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个群体和每个国家的责任。

2、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或帝国主义不仅会使其自身陷入困境,而且还会延缓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和谐,包括个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当代高于一切的全球价值观。

二、和谐的含义

按着超级字典(Hyperdictionary)的解释,和谐意味着一是每个部分都互相适应……以产生统一效应,如和谐的宇宙;二是在事实、意见、方式及利益等方面的协调一致与良好的对应关系,如好公民和谐相处等[6]。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依据对整体和谐的直觉形成了他的宇宙观。在他的模型中有两个元素:冲突与和谐。每个元素将会自然的按顺序移动,在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停止。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冲突会引起不好的事情,而和谐则会带来好的结果[7]。据此,亚里士多德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或者说实现和谐途径的适度原则:“黄金中数”。这一思想阐释了形成个人美德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真谛,即在极端中寻求平衡。

和谐在汉语中的发音是“hexie”,它指每一事物都扮演特定的角色,遵循既定的规则,并与其他事物相互协调,相互呼应。作为动词,则指让家庭、社会、民族和世界和谐[8]。中国人认为和谐是人类最高的价值观[9]。孔子把和谐定义为“和而不同”;佛教将其解释为精神上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而道教则认为和谐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即所谓“天人合一”,包括个人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个体和谐,ChrisWalker将其定义为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只有在人的生活中每个部分都能与其他人以及其周围世界达到平衡时,才能实现。这里的平衡指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对物质分配的满足、舒适、稳定的情绪状态[10]。对于佛教徒而言,个人的和谐是指清澈的头脑。头脑清澈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摆脱十恶,我们的头脑就会变得清晰;摆脱八恶,我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明朗;完全抛弃了所有错误与邪恶的想法,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平静。只要能够很好的运用“清晰的头脑,明朗的思想以及平静的心灵,我们就能够理解“清澈的头脑能够洞察人类的本性”[11]。

三、全球和谐的概念模型

(一)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和谐的重要参考

Civitatis国际智囊集团认为,和谐的新文化源于传统文化,源于东方和西方两种不同文明的综合,只是这一综合要历经一个缓慢而艰辛的过程。在西方,关于和谐的梦想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荷马到柏拉图和莱布尼茨,再到东方佛教和儒教等[12]。AdaAharoni(1999)提出了“和谐性和平文化”观点,也称为“从和谐到和平”都可以见诸于埃及神父的神秘传说、奥克拉荷马、毕达哥拉斯、孔子、老子以及其他国家、大陆和各种文明的数百位杰出的思想家的原稿中[13]。

WanxianLi(2010)认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科学的融合了儒教、道教和佛教文化。这三教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宇宙和人性的本质:儒教通过创立人伦关系理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道教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方法;佛教撰写的佛经阐释了精神和谐的路径[14]。故而,这三教不仅为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而且,他们都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历经数千年而不变其衷。可见,三教共同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而不同”或“多样性的统一”。

可见,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为全球和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这基于以下两个事实: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把“和谐”作为人与社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且它囊括了以上所有和谐理念与准则;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两千多年而不变其衷的文化,并且至今还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中国人身上发挥着作用。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全球和谐最好的参考,即个人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文化:世界和谐的关键维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许多理论家认为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Darlow(1996)所说: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就是要适应一种新的关于如何在地球上生存的理论,并依据公平分配社会物品和资源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15]。JonHawkes(2001)把文化视为可持续反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包括四个互相关联的方面:环境责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公平以及文化活力[16]。GordonWang(2011)在他《和谐文化论》一书中主张: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呼吁文化和谐占主导地位,并用于纠正人类偏见,树立核心价值观,主导人类精神,促进无国界团结[17]。LeoSemashko(2011)出版了第一本世界教科书:《和谐ABC》,其主要目标是“世界和平、和谐文明和跨文化思维”。它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共有的和谐伦理思维方式是实现和谐的基础[18]。FrancisC.W.Fung(2008)总结了12条美德作为文化和谐的标准:宽容、接纳、尊重、善良、原谅、谦卑、温和、忍耐、平等、非暴力、绿色、以及生态维护[19]。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和谐的角度来看,文化已经被视为全球和谐的第四个维度。为了表明世界和谐结构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特点,我们用一个金字塔来构建全球和谐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间相互尊重、相互依赖与和谐共生的状态,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

3、文化和谐(ΔACD)指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互尊共勉、合作共赢的状态,它是不同组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前提。

以上四个维度分别位于金字塔的四个平面上,共同构成了全球和谐。其中,四个维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指全球和谐是一个由不同层面的和谐组成的和谐系统,从个体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依次递进的关系,即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不同文化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和谐才能遏制战争,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可能;相互制约指四个维度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维度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到其它三个维度的和谐,影响到全球和谐的正常运行。因此,全球和谐的四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区别是相对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则是永恒的。

四、结论与展望

全球和谐的概念模型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个体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是当代人类最艰巨的工程。首先人类必须改变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效用最大化”传统观念,以及在该观念指导下习惯化了的征服自然、无止境索取自然资源以及种族歧视、文化霸权、甚至“恃强凌弱等行为方式。其次,人类还要改变以往单纯追求某一层面和谐的理念,比如只强调个体和谐或者社会和谐,这在局部范围内可能暂时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谐状态,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实现全球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树立全球和谐价值观,并实现其各个维度的和谐,人类才有可能持续性生存与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古代伟大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和谐理论,我们构建了全球和谐概念模型,但该模型毕竟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尚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尤其需要对其进行实践的考证。其次,关于全球和谐的四个维度包括个体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概念化。最后,作为一个全球和谐模型,只有当它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才有可能实现全球和谐,因此,本文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以便推动人类尽快步入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12.GlobalValues.http://www.paxcivitatis.org/#/global-values/4550860016.

2.3.4.R.J.Kilcullen.TheStructureBehindAdamSmith.2011.http://stimulatedboredom.com/miscellaneous/the-structure-behind-adam-smith/

5.BertellOllman.MarketEconomy: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2009.http://www.nyu.edu/projects/ollman/docs/china_speech2.php

6.http://www.hyperdictionary.com/search.aspx?define=harmony

7.Aristotle.OntheSoul.350B.C.E.TranslatedbyJ.A.Smith

http://classics.mit.edu/Aristotle/soul.1.i.html

8.ZhangZhinan.TheInvestigationsontheMeaningof"HeXieJournalof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ty.2011.Vol.28.01:111-116.

9.ChrisWalker.PersonalHarmonyandBalance.http://crystal-cure.com/article-personal-harmony.html

10.JinDing.BuddhistSpiritualEnvironmentalism.http://www.fjnet.com/fjlw/200904/t20090427_118438.htm

11.KARIKARANKO.CulturalCooperationasaDimensionofDevelopmentCooperation..

13.NordicJournalofAfricanStudies1999,1(2):58¨C62(199).

14.WanxianLi.NepalandChina:TheUniquecultureofUnityandperisty.PresentationattheFirstSouthAsian-ChinaCultureForum,2010,heldinkathmandu,Nepal.

15.Darlow,Alison.Culturalpolicyandurbansustainability:Makingamissinglink?PlanningPracticeandResearch.1996,11(3):291-301.

16.Hawkes,Jon(2006).TheFourthPillarofSustainability:Culture’sEssntialRoleinPublicPlanning:

17.GordonWang(2011).OntheCultureofHarmony:WhereAreHumanBeingsHeaded?

http://bookstore.iuniverse.com/Products/SKU-000456842/On-the-Culture-of-Harmony.aspx

18.LeoSemashko(2011).TheABCofHarmonyForWorldPeace,HarmoniousCivilizationandTetranetThinking.http://www.peacefromharmony.org/?cat=en_c&key=478.

19.FrancisC.W.Fung,worldHarmony.2008.http://my.opera.com/fcwfung/blog/index.dml/tag/CONFUCIUS.

(责任编辑:常山客)

AConceptualModelofGlobalHarmony:ASustainablePerspective

LiWanxian,JiaMingmei,LiuSha

Abstract:Previousresearchesdemonstratethatthemarketeconomynotonlyhasbroughthumanmaterialhappinessbutalsothesufferingsandevenwillleadtotheedgeofworldcrisisunlessthehumanreconsiderandrebuildthebasicvisionofexistence.BasedontheharmonyanddoctrinesofLao-tzu,SiddharthaGautama,Confucius,Aristotle,andAdamSmith’sTheoryofMoralSentiments,thispapermoldedaconceptualmodelofglobalharmony,afour-dimensionedstructureofpersonalharmony,socialharmony,culturalharmonyand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

Keywords:globalharmony;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ceptual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