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结合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中药汤剂结合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张晓燕

张晓燕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

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常见病,中药汤剂结合针刺、放血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进一步提高各位同仁对中医综合疗法的关注和临证应用,更好的发挥中医优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放血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其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采用中药汤剂结合局部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令27—73岁,发病时间8—40天。发病部位:头面部6例,胸胁部27例,腰腹部24例,四肢3例。就诊时皮肤灼热及水疱基本已消退,多数局部有暗红斑片色素沉着,自觉疼痛。

2.治疗方法

中药汤剂内服自拟活血散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g白芍12g丹参20g元胡10g板蓝根15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6g制乳没各6g陈皮12g川楝子10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局部治疗:患处或疼痛明显处刺血、拔罐。刺血隔日一次,拔罐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一周为一疗程。

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红斑消退,疼痛消失;好转:红斑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无效:仍有红斑,疼痛无减轻。

4.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52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

5.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女,72岁,家庭妇女,于2013年7月就诊。患者2周前出现左侧胸胁部条带状红斑疱疹伴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按“带状疱疹”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静点“喜炎平”,口服弥可保,维生素B1B12(用量不祥)。治疗两周,水疱已结痂消退,局部疼痛无减轻,遂来我院。病人左侧胸胁沿乳房下缘至左侧背部可见深褐色色素沉着斑,患处皮肤不赶近衣被。舌质黯苔白脉弦细。处方:当归15g白芍12g丹参20g元胡10g板蓝根15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6g制乳没各6g陈皮12g川楝子10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局部以无菌7号针头刺入皮下2—3cm,然后拔罐,每次3—5罐不等,以出血为度,留罐10—15分钟。治疗一周疼痛明显减轻,2周后疼痛消失,3月后随访未复发。

6.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外科启玄》称“蜘蛛疮”。活血散瘀汤功能行气化瘀止痛,佐以解毒。配合拔罐、局部刺血,使毒血排出,气血通达而疼痛自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