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嘉定区放射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2012年嘉定区放射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胡兴华

胡兴华(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1899)

【中图分类号】R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133-02

【摘要】目的了解嘉定区部分放射科机房卫生现状。方法在辖区内选择20家医疗机构的42间机房环境进行监督性检测。结果42间机房1283点次的外照射剂量监督抽检结果全部合格。结论抽检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环境的卫生状况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基本一致,说明嘉定区的放射诊疗环境已达到先进水平。

【关键词】放射卫生机房环境监督抽检

随着嘉定区民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剧增,各类X射线诊断设备、特别是各种高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使用均在不断持续增长中,辐射危害的危险也在大大增加。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远离电离辐射的危害,加强嘉定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嘉定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12年上海市放射卫生监督抽检项目任务书(嘉定)的要求,结合区内放射诊疗机构实际情况开展了嘉定区放射卫生监督抽检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历年的监管情况选定了20家放射诊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检,包括二级医疗机构4家、一级医疗机构9家、民营医疗机构7家;共抽检各类机房42间,包括CT机房2间、普通X线摄片机房24间(其中CR机房5间、DR机房6间、普通摄片机房13间)、透视机房10间(电透机房6间、胃肠机房4间)、乳腺钼靶机房3间、牙科机房3间,涵盖了区内目前所有的机房种类作为抽检对象。

1.2方法

检测方法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DB31/462-2009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检测仪器选用451P加压电离室巡测仪,并对参加项目的全体成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要求能熟练掌握相关要求并按要求执行。

2.结果

对这20家放射诊疗机构的42个机房进行了X射线外照射剂量的现场检测,共检测X射线外照射剂量1283点次,合格1283点次,合格率达100%。在检测过程中,重点对放射工作人员工作长时间驻留、距离较近的控制室门、观察窗及对公众影响较大的机房防护门、机房上方进行检测,4处位置共检测点数743个,占检查总数的57.9%。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表。

附表2012年嘉定区放射工作场所检测结果汇总表

3.分析与讨论

3.1结果分析

2012年放射卫生监督抽检的X射线外照射剂量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最低检出值仅为国家标准限值的1.6%,但有个别机房控制室门的X射线外照射剂量偏高、检出值达国家标准限值的44.8%,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机房使用年限较长,过于频繁使用导致门框变形而造成的。

3.2良好防护情况的原因

我区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防护情况,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制度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医院的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放射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放射诊断的使用率越来越频繁,因此,国家对放射防护也越来越重视,并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这部法规的实施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是对放射机房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严格审核的原因。我们区的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放射机房的审核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都需要经过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三道工序,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就勒令限期改正,务必做到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l30-2002)等标准中规定的条件。这使得我区的医疗机构的放射机房的防护基本上都符合放射卫生标准。

第三是卫生部门良好的监督管理的原因。我区对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的防护一直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常常不定时地到医疗机构进行常规检查,看看他们的放射卫生资料是否齐全,是否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医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2个月一次的个人剂量监测报告;有无放射机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如果有的话医疗机构有无进行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如果资料不全就对该单位进行教育和处罚,力求辖区内的医疗机构都能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3.3存在的问题

虽然抽检的医疗机构对放射机房的防护很重视,防护的情况也很理想,但是这仍然不能掩盖对患者防护方面的忽视。

在这次抽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放射机房中进行照射检查的患者从来都是不穿防辐射服的,有时由于患者行动不方便而进入机房帮助的患者家属也是从来都不穿防辐射服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二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医生的态度。对医生来说患者穿不穿防辐射服是无所谓的,因为患者只是短时间内接触几次照射而不像医生那样是长时间的,并且患者不穿防辐射服的话检查的速度还能快一些,能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信息的不相对性。由于患者多数都缺少放射的知识,可能只知道放射对人体有害,但对多少受照剂量和受照时间才能造成伤害,会造成哪些伤害,怎样进行防护都不清楚,因此也没有在检查时提出要穿戴防辐射服。还有就是患者的态度。有些患者知道放射线的危害,但是却不以为然,认为接触放射线的时间很短,不会造成什么危害,而且防辐射服很重,穿起来也很麻烦、很不方便,而且还浪费时间,所以少有人穿。

3.4建议

对患者的防护问题虽然一直有人提出,但却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就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但是随着《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的出台,我们应该发现政府对放射诊疗的重视,因此,对患者的防护问题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于软件和硬件二个方面。软件又分为教育和制度二个部分,教育就是要求对医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教育,对医生的教育着重于如何让医生督促患者穿上防辐射服并向患者解释穿防辐射服的重要性,教育的方法可以以开小组会的形式进行;对患者的教育着重于让其了解放射线的危害性及穿防辐射服的重要性,教育的方法可以以发放小册子和播放教育录像等方式进行。而制度方面则是对医生的要求。医院可以制定相关制度,要求医生提醒患者穿戴防辐射服,并将此纳入科室考核的范畴,以便使医生真正重视这个问题。而硬件方面就是要求医院能够为放射相关科室配备轻便、耐用、操作方便的固定式(个人)防护设施,让医生方便用、患者愿意用。

只有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同时着手,才能真正解决患者防护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卫生监督部门在执行日常监督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指导、教育”医疗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广大的患者一个安全的放射检查环境。

参考文献

[1]孙长福,陈镕,于丽等.新疆2004年放射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分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04期.

[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2006年第46号令,2006年3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