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创敷料控制鞭炮爆炸烧伤感染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护创敷料控制鞭炮爆炸烧伤感染的护理体会

郝春鸿

郝春鸿(四川省石棉县中医医院625400)

【摘要】对1例因鞭炮爆炸致皮肤烧伤暴露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外喷护创敷料及对症护理,结果该患者暴露创面按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认为护创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

【关键词】护创敷料控制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78-02

2012年7月,我科收治一例面积达65%的患者,经护创敷料控制感染,配合美宝烧伤膏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魏某某,女,39岁,因鞭炮爆炸致全身多处皮肤灼伤2小时入院,患者面部、前胸、双上臂、双前臂、会阴部、双大腿、双小腿等多处皮肤烧伤,部分皮肤破溃,创面呈苍白色,多为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烧伤面积达65%。入院时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82/50mmhg,患者神志清晰,面色苍白,急性痛苦貌,双眼紧闭,烧伤创面有黑色鞭炮爆炸残留物。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5L/分,建立静脉双通道,在抗休克治疗时行清创术,使用杜冷丁100mg肌注,安置保留尿管,烧伤创面采用暴露疗法,下垫无菌单,在水疱低部用剪刀刺破放液、疱皮保留。创面常规清创后,将美宝烧伤膏均匀涂抹于创面,一小时后再用护创敷料喷雾剂喷头对准创面,距离5cm~10cm连续喷洒,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创面,以药液不溢出创面为度,每天5~8次,创面用TDP烤灯照射。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因患者被鞭炮爆炸烧伤为突发事件,患者在身心两方面遭受沉重打击,尤其是女性患者,会考虑是否会留下瘢痕影响面容。首先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告诉患者面部血液供应丰富,不易感染,同时皮脂腺、汗腺分布多,愈合快,一般2周内愈合的创面不易有瘢痕,超过2周愈合的创面,视个人皮肤不同而不同。加强护患沟通,鼓励病人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病区管理

安置患者于单人病房,卧气垫翻身床预防压疮,设专人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床铺洁净、平整,创面下垫消毒垫,潮湿后及时更换。每天病房用紫外线循环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及床单位用含氯消毒液适时擦洗,定时通风,温度28℃~30℃,湿度40%~50%。病房门口放置含氯液浸湿的脚垫,进病房后换鞋,穿隔离服。

2.3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出入量记录。注意创面局部情况,观察患者神志、寒热、食欲、舌脉、尿量等变化,出现噪动不安、口干、尿少、持续高热或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4眼、面部的护理

眼部烧伤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干净眼内异物。由于眼睑水肿,眼睛不能睁开,渗出物不能及时排出,容易造成结膜或角膜继发感染。因此,要用消毒棉签及时清除分泌物,对眼睑外翻者用消毒无菌油纱布遮盖,定时滴眼液,晚间涂眼膏。面颈部水肿明显者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垫高肩部,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取半坐位。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发现有溃疡、真菌生长及时对症处理,做好口腔护理。

2.5会阴部的护理

会阴部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每天更换集尿袋,病情平稳后尽早拔除尿管,保持局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减少尿液对创面刺激,清洗干净后喷上药液。

2.6给药护理

做好创面细菌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时准确补充水、电解质等静脉营养药物,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中药汤剂饭后温服。

2.7饮食护理

患者创面渗出液多,代谢率高,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致营养吸收与补充均困难,必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二便调和,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抵抗力。指导患者进食用小汤勺,流食用吸管。

3讨论

护创敷料为复方银离子灭菌护理液,主要成分为银离子、去离子水、高分子保护剂(明胶)形成胶体分散系,银离子与致病微生物分别带有负电荷与正电荷,正负电荷相吸附,破坏细菌的呼吸膜,在细胞内酶系统中引起不可逆反应,从而迅速杀灭致病微生物,因此护创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它们是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病菌。从喷雾头喷出的药液雾滴小而细密均匀,洒在创面上形成保护膜,有效保护了创面,减少微生物侵袭,更适用于暴露创面的治疗。传统常用的碘伏清洗创面,对创面有一定的刺激,换药时病人的疼痛感明显[3]。而护创敷料对创面刺激性小,喷到创面的药液无疼痛感,病人更易接受,而且使用方便,在医生的指导下病人、家属也能自行使用,只要按下喷雾头,直接喷洒在创面上即可。使用护创敷料要注意保持局部创面清洁,烧伤早期应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喷雾时嘱病人紧闭双眼,避开口鼻、双耳。

参考文献

[1]熊云新,李津,孙田杰等,外科护理学,2008.11(2):101-109.

[2]郭英.康复新液在烫伤创面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