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刘李继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C组采用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优良率(97.5%)明显高于B组(82.5%)与C组(72.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支架外固定术,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differenttreatmentmethodsfordistalradiusfractures,andprovidereferenceforclinicaltreatment.Methods:120casesofdistalradiusfracturesinourhospitalwerepidedintoAgroup,Bgroup,Cgroup,40casesineachgroup.TheAgroupwastreatedbyclosedmanipulativereductionandsmallsplintexternalfixation.TheBgroupwastreatedwith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withC.Theclinicaleffectwascomparedbetweenthethreegroups.Results: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Agroup(97.5%)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groupB(82.5%)andCgroup(72.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osedmanipulativereductionandsmallsplintexternalfixationforthetreatmentofdistalradiusfracturesisbetterthanthatofthepalmsideapproach.

[Keywords]distalradiusfracture;treatmentmethod;clinicaleffect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1]。本研究为了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选取了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支架外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现在将对比结果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版《骨与关节损伤》[2]制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病理、X线检查等证实,临床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腕部肿胀、掌屈活动受限、患肢畸形、疼痛难耐等症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A组、B组、C组各40例。A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19~53岁,平均(35.6±4.8)岁;其中,交通意外伤17例,坠落伤12例,跌伤7例,其他伤4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13例。B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2岁,平均(35.3±4.7)岁;其中,交通意外伤18例,坠落伤12例,跌伤6例,其他伤4例;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14例。C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2岁,平均(35.5±4.5)岁;其中,交通意外伤18例,坠落伤11例,跌伤7例,其他伤4例;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14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骨折类型等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血肿内麻醉,患肩外展、曲肘。Colles骨折采取前臂旋前位,助手紧握肘上肱骨远端,术者双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放于骨折远端,其余四指放于腕掌部,慢慢拔伸,前臂肌肉疲劳后,骨折完全纠正嵌插及重叠畸形;纵向突然抖动,放于骨折远端的两拇指向下施压,矫正背侧移位,同时快速尺偏、掌曲以复位。Smith骨折采取旋后位,牵引矫正嵌插及重叠畸形,术者两拇指从掌侧将骨折远端向背侧按压,其余四指端提骨折远端,慢慢将腕关节背伸、尺偏以复位。复位成功后,外敷驳骨油纱,小夹板视骨折移位情况放置压垫并固定;前臂悬吊三角巾,复查X片。

B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臂丛麻醉,将止血带扎于上臂近端,患肢外展于手术台;选择患侧手臂前臂远端掌侧作约7cm的纵向切口,将屈腕肌腱桡侧部分切断,做好桡动脉保护工作,使骨折端充分暴露;于C型臂-X线机下清理游离骨折碎片,对髓端、关节面进行复位;视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预先弯折处理后于骨折近端处打孔,拧入螺钉;患臂固定后检查复位情况,放置引流管并进行切口缝合处理。

C组采用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臂丛麻醉,将止血带扎于上臂近端,患肢外展于手术台;先行手法整复,于C型臂-X线机下进行矫正复位;于第二掌骨桡背侧距掌骨两端约1cm处各作一约0.5cm长的切口,于第二掌骨背侧偏桡30°~45°处分别固定2枚螺钉,于桡骨远端桡背侧骨折近端距骨折线3cm与8cm处各作一切口,分离软组织,于桡骨中下段背侧偏桡30°~45°处分别固定2枚螺钉;锁紧外固定架各关节,再次观察复位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手法牵引复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或掌屈尺偏位或背屈尺偏位,锁紧外固定支架的各个关节。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优:掌屈或背伸减少角度小于15°,握力与健侧等同,活动不受限,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良:掌屈或背伸减少角度为15°~30°,握力趋于正常,复杂活动略微受限,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轻微疼痛感;可:掌屈或背伸减少角度为30°~50°,握力较治疗前有所改提升,日常活动略微受限,功能明显改善,常有疼痛感;差:掌屈或背伸减少角度大于50°,握力提升程度小,日常活动受限,功能未改善,出现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A组的优良率(97.5%)明显高于B组(82.5%)与C组(72.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在外科骨折中位居首位,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层中,但以中老年人居多,患者常出现关节活动障碍,且有剧烈疼痛感,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治疗[3]。目前,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法与非手术治疗法;对于稳定性骨折,可采取简单易行的非手术治疗法,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则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4]。

支架外固定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仍然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方法,但与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相比,其疗效相对较差。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具有操作性强、经济实惠等优势,可适用于桡骨远端的多种骨折治疗[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优良率(97.5%)明显高于B组(82.5%)与C组(7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及支架外固定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彩明,李明辉.AO分型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1):36-37.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35):912-926.

[3]李夏,王秋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1):23-25.

[4]治涛,余俊东.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0,23(1):60-61.

[5]Keast-Butler0,SchemitschEH.Biologyversusmechanicsinthetreatmentofdistalradialfractures[J].JOrthopTrauma,2011,22(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