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例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27例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杨通念张力

杨通念张力(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7例实施喉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喉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应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喉癌手术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7.9%-3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喉癌病人实施手术后,可能会导致病人残疾如发音功能的丧失、外形的破坏和各种心理社会问题,所以喉癌病人的术后护理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现随机选取我科于2005年5月-2008年8月期间进行的27例喉癌手术,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现将对这27例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于2005年5月-2011年8月期间实施喉癌手术的患者27例,均为男性,其中实施全喉切除术患者8例,部分喉切除术患者19例。

2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1)防止异物遮盖或者堵塞气管套管管口。病人睡眠时盖被拉得过高﹑开口纱卷边﹑痰液过多粘稠不及时吸痰﹑不及时清洗气管内套管等都可能导致呼吸道通畅受阻。(2)湿化气道,以稀释痰液,防止干痂形成,堵塞气管套管:雾化吸入,每天2-3次;使用0.9%氯化钠250ml+庆大霉素8万u×10支+糜蛋白酶4000iu×10支,间断滴入气管套管内,以湿化气道;保持室内的湿度在55%-65%左右,若天气干燥,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同时使用湿度计监测。(3)及时吸痰:根据病人的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无痰鸣音等及时给病人吸痰,防止痰液阻塞呼吸道。(4)清洗气管内套管:每天清洗气管内套管4次,并高温消毒。(5)开口纱潮湿或受污染后应及时更换。(6)防止气管套管脱落:告诫病人及家属不得自行拔管,避免变换体位时动作过猛;护士应经常检查气管套管两侧带子固定的程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2.2防止切口出血(1)注意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2)术后切口加压包扎,视病情恢复情况逐步解除包扎。(3)吸痰时动作要轻﹑稳,插入吸痰管时须关闭负压,以免损伤气道黏膜,吸痰压力不大于40KPa。(4)仔细观察出血量,包括敷料渗透情况﹑痰液性状﹑颜色﹑口腔有无大量血性分泌物。(5)如有大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让病人平卧,快速测量生命体征,用吸引器及时吸出血液,防止误吸,同时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使用止血药或重新止血,必要时准备输血。

2.3预防切口感染(1)注意监测病人体温变化。(2)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数量,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必要时每日紫外线灯消毒2次,每次半小时。(3)每日做口腔护理3次。(4)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口、鼻、气管吸引管要分开,不得重复使用,避免感染。吸引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粘膜。(4)术后早期活动:全麻清醒后6h可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在床上做肢体主动活动,术后2天可下床活动;间断给病人翻身叩背,鼓励患者自咳痰液和吐出口腔分泌物;堵管时多做深吸气,深呼气的动作,改善肺部气流量,增加了肺功能,减少了并发症。(5)观察颈部切口引流液和痰液的性质,必要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指导用药。(6)及时更换切口处敷料,观察颈胸部有无皮下气肿、伤口出血等并发症。(7)遵医嘱按时应用抗生素或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4疼痛的护理(1)全麻手术6小时后,病人可采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30°-45°,以减轻颈部切口的张力,减轻疼痛。(2)一周内保持头中立位,教会病人起床时,让家属用手保护颈部,慢慢坐起,防止动作过猛。(3)防止剧烈咳嗽加剧切口疼痛。(4)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

2.5沟通障碍的护理(1)向病人介绍拔管的时间,病情好转的结果等,并介绍同种疾病病友的恢复情况。(2)术前教会病人简单的手语,术后可给病人备有写字板、纸和笔等,用手语及文字表达患者的需求。(3)病人虽不能说话,但应主动与病人交谈,给予病人足够的交流时间,有预见性的解决病人的需要,用眼睛与病人交流,从病人眼神中判断病人的生理需求。种无声的心灵沟通可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2.6饮食的护理

2.6.1鼻饲阶段(1)术后患者采用鼻饲饮食阶段,有条件者可给予营养齐全、易消化吸收的能全力500ml鼻饲管内滴入,开始时速度易慢,观察患者有无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待患者完全适应后可加快滴速。经济条件较差者,可根据饮食习惯给予鼻饲豆奶、肉汤、果菜汁等,一般每次不超过200ml,温度以35℃~38℃为宜。每次鼻饲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方可注食,鼻饲完毕许用温水冲净鼻饲管内残留食物,以免食物残渣堵塞鼻饲管。(2)胃管需妥善固定,以防因剧咳、牵拉等意外而脱落,同时嘱病人不可自行拔管,以免增加再插管的困难及损伤创面的危险,影响手术效果。另外应避免胃管插入过深,引起呃逆、胃部不适等症状。

2.6.2经口进食阶段(1)术后患者要拔除胃管前,可先带管进软食1~2天,嘱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或用手指轻按颈前区,可减少吞咽时呛咳。先试吃粘性成团食物如香蕉、蛋糕等,再逐步过渡到软食,待进食、饮水不呛咳,即可拔除胃管。(2)拔管后极易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在拔管后2周内仍需进糊状或团状饮食,如面包、馒头、蛋糕等。同时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吞咽时喉上提、呼吸暂停,使喉入口关闭,食管与呼吸道分开,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鼻饲管拔除约2~4周方可正常饮食。(3)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

2.7语音康复对于半喉及部分喉切除者,发音功能仍保留。喉全部切除后,病人发音功能丧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帮助病人重建发音功能。(1)食管发音,为最经济、简便以及得到病人认可的方法,其具体为:吞咽空气并使之贮留在食管的上段,然后病人一打嗝的方式将空气吐出,振动咽食管部分发出声音,再配合口腔、舌、唇的动作,构成语句。此发音方式的缺点是需要长时间训练,需要病人有较好的体力,部分病人不能达到流畅交流的程度。(2)电子喉发音,具体方法是将电子喉置于病人颏部或颈部作说话动作,利用音频震荡器产生声音。(3)气管食管音。

3健康指导

(1)教会带套管病人及家属气管套管取出、清洗、消毒及切口处开口纱的更换方法。(2)外出或沐浴时保护造瘘口,盆浴时水不可超过气管套管,沐浴时注意勿时水流入气管套管。(3)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多食蔬菜、水果,并多饮水,少食油炸及辛辣食物。(4)要根据个人情况及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适应。全喉切除病人独自外出应随身携带安全身份卡片,在卡片上写清楚姓名、年龄、地址、联系电话,并特别注明全喉切除术,呼吸口改在颈部,若需吸氧,应将氧气管插入颈部气管造瘘口。(5)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6)定期随访,一月内每两周一次,三月内每月一次,一年内每三个月一次,一年后每半年一次。(7)喉癌远处转移发生的靶器官主要是肺,因此要告知患者如有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小结

喉癌术后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护理人员只有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同时有百倍的爱心与耐心,才能帮助病人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参考文献

[1]朴明子.喉癌手术病人的舒适护理.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13(8),212.

[2]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