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蔡德东

广西南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30031

摘要:儿童是城市发展和人类发展的未来,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目前城市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科学性提升的对策,以促进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空间规划与设计

一、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对现代化综合性城市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是整合了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教育,卫生、建筑、规划等多种资源,对城市功能的一种综合升级和综合建设[1]。党和国家的18届三中全会开展以来,儿童的健康发展,被视为新时代中国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城市的规划之初,就将儿童的利益综合的考虑进去,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城市发展环境。整体来看,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主要有以下意义:

第一,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符合《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化大都市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将儿童纳入城市发展的中心位置,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当中,全面的考虑儿童的利益,看到儿童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弱小。第三,提高儿童在城市生活当中的安全性,降低城市生活当中的负面因素,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的影响。减少交通事故,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对于儿童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四,保障儿童可以全面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当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城市建筑的容积率较高。目前城市开放空间当中建筑的布局,比较密集,建筑的类型多为高层建筑。儿童在居住的社区当中,缺乏足够的开阔空间,这样的容积率导致社区的人口较多,人口的结构较为复杂,对儿童的成长形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

其次,城市中的儿童活动空间不足。城市中的公共游乐设施比较少,尤其是免费的适合儿童活动的空间比较少,城市空间的布局,更多地考虑成年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对场地的需求[2]。

再次,城市的公共交通环境安全性较低,城市目前的交通环境布局,主要考虑的是交通的便利程度、交通的成本问题,追求的是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对安全性的考虑较少,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甚至行人,都会对儿童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最后,城市的空间网络布局连接较为松散。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位置,单纯依靠儿童自身,无法在这些场所之间进行良好的交通,需要家长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保障儿童的日常生活。

三、优化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一)提高城市建筑的容积率,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相关管理规范当中,没有对儿童活动空间的相关具体管理规定,因而,建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效益,往往会提高建筑的容积率,导致城市变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建设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改变现有的住宅建筑管理标准,将儿童活动场地,核算为住宅建筑绿地面积的一部分。开发商为了提高绿地指标,就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区住宅中的儿童活动空间。政府要在利益上,不断引导开发生进行正确的商业尝试。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容积率问题上,给与有正面努力的开发商,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者社会奖励,从建筑行业协会入手,提高建筑工作者对于儿童活动空间问题的重视。在监管问题上,加大对新建住宅区安全防护工作的管理力度,保障住宅小区的封闭性。设立儿童友好度这一指标,对建筑的等级进行衡量,将这一指标纳入到对建筑工程的验收过程当中去。

(二)拓展城市中的儿童活动空间,

1.拓展城市中的正式儿童活动空间

正式的儿童活动空间,主要是指专门为了儿童活动而建设的空间,例如城市的少年宫、文化宫、儿童公园、城市游乐园等场所。这些环境中的人群主要是儿童和儿童家长,场地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儿童的活动。拓展城市中的正式儿童活动空间,城市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者,可以进行以下尝试:第一,将正式的儿童活动空间,规划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去,提高儿童活动因素,这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所占的比重,第二,城市规划与建设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目前正式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城市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活动时间、交通路线,进行数字化的处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将这一结果,纳入到设计图纸当中去。第三,要进行综合的量化空间分析,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考虑到其成长需要的空间,进行人均空间分配规划与设计。

2.拓展城市中的非正式儿童活动空间

城市中的非正式儿童活动空间,其实就是城市空间本身。城市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规划设计得当,就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社区的草地、公园的秋千、建筑的楼梯、广场当中的喷泉,都可以成为儿童的活动场所。儿童在城市中上学、吃饭、游玩、运动,就是与城市发生直接的联系,从城市当中获取空间资源。因而,城市的规划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非正式儿童活动控制功能,保障城市街道的设计、公共场所的设计、建筑的空地设计,符合儿童的活动习惯和心理需求。例如,在城市的开放广场当中,加装数量更多的智能传感监控摄像头,方便家长随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定位。

(三)营造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

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者,要保障城市居住区的相对安全,在进行开放社区建设的时候,配套相应的通行时间规定,保障儿童集中活动的时段,居住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避免城市交通性道路在城市居住区内穿越。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上,建设更多的空中走廊、小型休息活动区,在城市的公交站、地铁站,设置更多的休闲活动设施等等,新建居住区规划中尽量做到人车分流,方便儿童在各种各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当中,进行愉快的活动。

(四)优化城市空间网络的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根本方向。一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者,要将儿童主要活动的学校、社区、医院、文化宫等场所,建设在远离城市工业区、物流运输区、严重污染地区的位置,尽量布局在城市的“上风上水”,保障儿童成长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者,要注重儿童人均占有绿地的计算,通过“绿色廊道”计划,建设城市通行步道,将儿童的活动空间串联起来。

结论

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可以为广大儿童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有助于城市管理者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对规划与设计的方针进行调整。因而,城市管理者要加强对空间规划与设计理论的重视,在管理实践中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江文文,韩笋生.澳大利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9(01):2-7.

[2]郭铭鉴.经济欠发达国家儿童友好型城市视域下儿童公共参与考察——以尼泊尔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19(01):41-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