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血安全输血确保输血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合理用血安全输血确保输血安全

秦娟

秦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输血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标准、规范地临床输血过程是输血安全性能及临床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临床需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已达到输血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合理用血,确保输血安全的临床措施。

【关键词】输血;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353-02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危患者的常用手段,是紧急情况下无法替代的措施。临床输血不但可补充患者血液容量,还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进而挽救患者生命。但是,部分患者接受输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输血反应,降低输血效果[1],临床上已有报道患者输血后感染HIV、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因此,临床输血需确保科学、合理、安全。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合理用血

1.1减少不必要输血

临床在作出输血的结论前,需慎重考虑是否存在明确的适应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这样可有效减少不必要地输血,确保安全输血。临床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血型及临床症状选择合适血液成分后再行输血处理,便于最大限度的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减少临床疾病的传播。然而目前临床普遍存在为确保治疗效果进行输血的现象,即使患者无需输血,也有临床医师将输血作为提高患者抵抗力的手段,甚至还存在某些医师在亲朋好友要求下进行输血的现象,此类现象不但不会对患者病情带来帮助,还会影响疾病效果[2]。血液中最为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水分,输注过程中易引发过敏症状,并提高病毒感染率,造成血液资源的严重浪费。临床医师需积极改变自身错误理念,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杜绝人情血、安慰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1.2成分输血

全血成分相对复杂,输注全血不仅增加患者血液循环负荷,增加心肾负担,还会使机体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应答,出现输血并发症,因此,临床输血需严格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不但可减少疾病传播率,还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在不少医生仍然热衷使用全血,其实“全血并不全”,全血是加入抗凝剂及保养液在2℃~6℃的冰箱保存,其保养液只是针对于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其他成分相继失去活性,反而成为输血不良反应的元凶,血小板在12至24小时全部失活,白细胞在8至24小时全部失活。因此,国家大力推行成分输血,将不同的血液成分分离出来后,按其所要求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医生再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做到了一血多用,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

1.3自身输血

由于异体输血存在风险,临床应最大限度减少异体血输注,以免诱发疾病,危害生命健康[3]。医院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自身输血是临床疾病治疗前期采集患者自身血液,疾病治疗过程中再输回体内。自身输血可节约资源,减少输血反应,并刺激机体造血功能。目前,自身输血已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与重视。

2.安全输血

2.1规范操作

目前,临床普遍存在输血操作不规范现象,如:输血前期未认真消毒、未及时清理储血箱等,致使诸多不良事件出现,给临床用血带来诸多问题。临床输血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原则,确保规范操作,最大限度降低输注风险。护士在给病人输血前,应反复核对患者血型、输注血液的血型,确保血型100.0%准确;认真清洁储血箱,防止因储血箱不洁出现血液污染或变质,影响输血效果。当然,临床要想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首先需强化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此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临床血液输注的规范化操作过程。

2.2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输血前期,医护人员需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输血史等,是否有过敏现象、是否存在献血史等。若临床条件允许,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去除,这样可明显减少白细胞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为,当不同血液接触白细胞后会产生不同程度输血反应,降低输血安全性。所以,临床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去除可预防病毒传播。此外,临床输血20分钟时间段内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以免产生严重后果。当然,临床输血过程中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详细记录在案,包括: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干预措施等,便于为日后工作提供预见性帮助[4]。

2.3输血病历管理

医护人员还需加强输血病历的管理,预防医疗纠纷。输血病历管理是反映医院整体水平的主要成分,临床需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管理,并制定标准的疾病输血病历评估[5]。如:输血科医师根据评定指标评估输血病历是否符合要求,将病历评估中所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科室主任及患者主治医师,嘱其更正,并回复改进后的临床效果;定期将病历质量检查情况汇报,在全院会议中评比。从而提高输血病历的质量管理。

3.小结

输血是临床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不但决定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还反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国家要求各级各类医院成分血使用达到一定的比例,说明成分血的使用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医务人员血液知识欠缺,不能深刻理解成分输血的意义。医院应定期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血液知识及如何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知识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输血操作的法律法规理念,规范其操作,将输血不良事件降至最低,全面推进成分血及自身输血工作的开展。各医疗机构需计划性的检查临床血液使用情况,建立安全输血机制,提高血液输注质量和输注技术,确保科学合理安全输血。同时,临床输血管理是确保安全输血的主要措施,要求每位医护人员树立安全输血的工作观念,充分了解安全输血的重要性,用自身严谨的工作态度执行输血操作各个环节,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确保安全输血。

【参考文献】

[1]郭晏海.加强输血管理保证用血安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807-1808.

[2]肖嘉秀.浅论输血监管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面的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5):209-210.

[3]田泽允,张孟尚.输血管理与安全用血[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170-179.

[4]XuPeng,ChenXiaoping,etal.Foresttour,howtoregulatethereasonable[J].countyhospitallaboratorymedicineandclinicaluseofblood,2011,8(05):639-640.

[5]WuHaibo,ZhangYawen.Theestablishmentofqualitymanagementsystemfortransfusiondepartmenttoensurethesafetyofbloodtransfusion[J].Chinamoderndrugapplication,2013,7(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