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医护人员心理帮助计划与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推行医护人员心理帮助计划与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林广治

林广治(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116021)

【摘要】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以及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这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了一些与职业不协调的负性心理。既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也影响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的医院管理中,注重医护人员和谐心理的建设,对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重塑医务人员“大医精诚”的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帮助计划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1、我国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及产生原因

1.1我国目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

2007年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23%的医护人员有消极情绪,50%的医护人员有时有消极情绪,而73%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有情绪消极情况出现。2007年年底,在广东省卫生厅举行的医护人员精神压力座谈会上,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医护人员的总体精神压力较大,39%的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20名大学生到南京市6家医疗机构针对124名不同科室医护工作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初步结果显示,许多医护工作者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自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偏执、抑郁、焦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1.2产生上述问题的几大原因

1.2.1社会环境原因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体制尚不完善,国民素质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对医护人员理解欠缺,对医疗知识了解相当匮乏。临床普遍存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难,信任度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效率下还必须保持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时刻准备应付各种紧急情况,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易导致心身疲劳。另外,频繁的倒班,影响正常的生物节律,影响医护人员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另外目前医护人员几乎每周都有无报酬的加班加点情况出现。甚至业内广泛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也是产生负面心理的一个因素。

1.2.2医疗职业性质原因

医院是一个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医护人员在工作之前就在学校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工作以后又同样面临继续深造、晋级等等压力。除去学历压力之外,医疗行业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行业,需要医护人员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一个医生的成长不仅要吸收临床的经验,还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这些工作的时间都来自于临床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所以一个医生学习到深夜,长时间没有节假日是已经变成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影响。

1.2.3社会舆论

目前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有所偏差,个别媒体和记者多偏重单向听任于弱势的患者,用敌对和夸大的眼光批判着医疗行业。更有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刻意夸大甚至违背事实进行负面报道,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心理压力增大。

2、推行医护人员心理帮助计划

针对目前的医疗行业状况影响下的医护人员心理问题,推行医护人员心理帮助计划已势在必行。

2.1及时的发现问题,适当的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工作安排紧凑,缺乏有效的倾诉及沟通对象。医院应定期进行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以及时掌握职工的心理动态以及对一些突发时间的不同看法。同事医院管理者应多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或设置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室。让他们能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困惑、苦恼倾诉出来。遇到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控制不住地情绪问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调节。

2.2推行快乐工作理念,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

医护人员应有相对独立舒适的休息区域,在正常的休息时间内应有一定的交流娱乐场所。医院最好能配备相应的体育健身器材及运动场所。在工作之余医护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以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及沟通。不要将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带回家,在医院的休息场所尽量释放。

2.3合理的安排医护人员的晋升及学习机会

医院应提供定期的学习及培训机会以满足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学习要求。同时在晋级政策及安排上采取透明公平竞争模式,消除不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