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陈键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陈键毅

陈键毅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市555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各项施工工作复杂,牵涉到诸多部分,造成管理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建筑工程行业是危险指数相对比较高的,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劳动力也比较多,再加上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更为复杂,这也导致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文中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流动性

在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据的比例比较大,导致施工队伍之中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出现新的建筑项目之后,施工队伍会由一个施工地点移到另外一个施工地点,这会造成施工时间比较长,施工环境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项目要求也不一致,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可以将建筑项目划分为两大阶段,分别是结构主体施工和整体装修阶段,建筑施工不同阶段对建筑队伍的要求也不一样,其施工工序、作业环境以及施工安全影响要素等等不同方面也会出现对应的变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1.2密集性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机械化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的密集程度比较高,从而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此外,施工队伍中农民工的数量比较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其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加上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这些因素会使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1.3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地形地貌情况多样,而在不一样区域之中的施工单位其技术情况和单位的经济实力具有一定差异。通常情况,一个施工项目中会存在多个施工单位配合施工的情况,导致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是所有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律依据。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而言,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已经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安全体制不健全进而引发各种问题。安全管理体制的落后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阶段的安全管理体制无法适用于彼阶段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体制与建筑业的现状脱轨,这就导致体制形同虚设,无法发挥规范行业发展的真正功用。

2.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制度层次上存在的问题,而安全管理技术的落后则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切实展开。安全管理技术落后是一种硬伤,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复杂,牵涉到诸多方面,不是一个管理者或是一个技术工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这其中需要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默契配合。安全管理技术在安保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一些大型的建筑机器若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即使管理人员再熟悉管理工作也无济于事。

2.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安排不合理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是十分庞大的工程,从物资材料的准备到管理人员的安排,每一步都影响着建筑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由于建筑工程任务复杂,条件艰巨,造成管理人员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安排是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安全管理这一工作,但人员冗余这一问题也是造成管理人员泛滥的原因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安排不当,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影响建筑工程的大局。在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施工地点,如果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缺少安全监督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给建筑业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3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举措

3.1加强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

这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施工人员,另一部分是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人员,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普遍学识差、技术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对农民工进行选拔和安全培训。往往有些建筑企业容易忽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因此施工建筑企业应该对新招纳的农民工进行施工培训,并且在每周、每天都要进行安全重点提示。另一部分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把握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只有安全管理人员掌握足够扎实的安全专业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监管效率提升,从而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时刻提醒安全生产这条命脉。具体措施如下:不定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突击检查,并且及时做出通报;定期要求专业安全人员进行生产安全教育讲座,提高与会人员的安全知识素养;在施工现场通过条幅、标语等形式时刻提醒生产安全注意事项。

3.2强化建筑工程中重大安全隐患的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应首先成立安全工作小组,由企业内部重要领导牵头,其他安全部门人员一同构成,对施工现场反馈的各种不安全施工因素进行讨论和决策;其次要总结重大安全隐患易发点,拟定安全管理办法;然后要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一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要第一时间启动应对预案,做到尽量将损失减小到最小;还要建立良好的巡视制度,对安全隐患发现一起解决一起,绝不留下后患。

3.3增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选取合格的专业施工设备和合格的建筑材料,在一定施工区域范围内设置安全督导,在施工过程中时刻警惕安全隐患。在人员管理方面,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没有从业资格或操作资质的人员违规操作设备、车辆,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

3.4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必不可少,首先要确定建筑施工方案和技术,避免施工开展后由于技术不足导致工期延长。其次,不同工序的交接时必须做好技术交接工作,以免技术准备不足酿成安全事故。最后,还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免技术更新过快,造成技术缺失。

3.5建立良好的安全预警和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预警是指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要对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等进行及时通告与警示,扼杀隐患于摇篮。事故应急措施是指不可避免的事故一旦发生,必须要立即采取的应急方案,包括人员疏散、人员救治、人员安抚、上报流程、处置方法等。其中,一旦有人员伤亡出现的事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不能不报、瞒报。随后要对施工事故现场做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与取证工作。事故原因查清的,按照企业内部的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追责,事故原因暂时未查清的,必须保证各级部门相关人员随时听候指令。最后,要做好善后工作,评估损失,执行赔偿,随后清除安全隐患,恢复现场施工。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现场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企业要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同时确定对应的检查计划,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贯彻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增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以此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朝明.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5(9s):154~155.

[2]刘燕飞.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25):57~58.

[3]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