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库存血量与临床需要量相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最佳库存血量与临床需要量相宜的探讨

赵民霞赵丹

赵民霞赵丹(平顶山市中心血站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30-02

【摘要】目的给采供血部门制定采血计划,为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供依据,以减少或避免因过期造成的血液报废。方法比较分析我市各医院临床用血量和中心血站库存血量,按照各血型最低库存量分血型计算本周采血计划,以一周为采血周期,每周星期一出台采血计划,规定本周星期日前完成采血计划任务。结果实际用血量同库存量相比,我市中心血站血液的库存量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结论应根据本地常年实际用血的血型构成比,同时结合当时库存血的血型构成情况,做到有计划地采集血液,可减少或避免因过期造成的血液报废。

【关键词】采集量最佳库存量需要量

为有效保证临床供血,必须先预测临床需求量。血站保持血液的采集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因为红细胞ABO血型有4种,分别是A型、B型、O型、AB型,它们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3:3:3:1,因此在维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还必须维持结构平衡。我们对影响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预测每周、每月临床用血需求量,按需采血,力求供需平衡。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资料来源于平顶山市中心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血液全部来自个人自愿无偿献血(90%是街头无偿献血)。

1.2方法对2008年—2010年每年用血总量、各血型血液用量、日平均用血量、进行统计和计算。根据中心血站各血型正常库存血量、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过期报废血量情况分血型计算本周采血计划,以一周为采血周期,每周星期一出台采血计划,规定本周星期日前完成采血计划任务。每种血型在采血周期内允许有10%的采血指标不完成或者超指标采集。

2结果

中心血站血液的库存量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减少了库存量和库存时间,提高了输血的效力、减少了血液资源的浪费。(表1~2)

表12008—2010年全市临床用血量统计

年份用血总量(u)A型(u)B型(u)O型(u)AB型(u)

2008117312.1534370.335338.235755.311848.35

200913095739954.54159835681.513723

2010144978.5446944342143746.513117

*400ml全血制备2u红细胞和2u血浆

表2中心血站血液平均库存情况统计

血型最高库存量(u)最佳库存量(u)最低库存量(u)

A11841076968

B11951086977

O11511046941

AB380345311

*400ml全血制备2u红细胞和2u血浆

3讨论

3.1血站血液库存量是血站血液供应能力的体现,其库存量主要取决于临床对血液的需求量,理想的库存量应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血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期报废。

根据《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规定,血液储存期为35d(CDPA-1),并需要在2-6℃恒温保存,所以7d内的采血量占总库存血量的67%以上,14d内的采血量占总库存血量的25%以上,21d内的采血量占总库存血量的8%以下。因此,各型血液的最佳库存量根据7d×日平均用血量为最佳库存量,但A、B、O、AB各型血液的用量是依临床用量而定,故A、B、O、AB型血的库存量应保持在一定范围。按照合理监管方式对库存血量进行监控较为合理,如某血型低于下限,则通过血站网路系统短信平台向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发出紧急献血告知。如某血型超出上限,则发出暂停采集该血型告知,如遇突发事件或用血出现偏型,可选择性地按照最佳库存量公式进行血液采集。

3.2监控血液库存量是血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库存量不足或缺乏,往往影响临床输血的及时有效,贻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库存量过多则影响供血液周转率,甚至导致血液报废。所以根据临床用血情况,掌握好血库的最佳库存量,尽可能的减少过期报废血,将最佳血液库存量和血液采集量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临床用血偏型或者春节期间,如果掌握不好最佳血液库存量,更容易造成血液的过期报废。回顾平顶山市中心血站3年来各年度用血量、各血型血液的日平均量、过期报废血量的情况,我们严格监控血液库存量,以最大可能减少报废率,基本保证了血液的最佳库存。

3.3人群中每种血型所占比例不一样,不同的季节,用血量也有所不同,每个阶段临床A、B、O、AB血型用血量,并不是平均使用,某一血型用量有时会偏大,可持续l周、1个月甚至几个月[1]。血液用量以每年12%的增长速度增加,但各血型幅度不一样。所以,在制订每周采血计划时,必须要每天、每周、每月分析各血型血液的用血趋势,尤其是关注近1个月、最近l周的用血趋势,根据用血趋势制订出这段时期各血型的日平均用量非常关键。血液最佳库存量是全血和成分血最适合的库存量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血液距离采集的时间相对较短,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又能完全满足临床用血的常规需求。

3.4保持血液的库存量范围、采集量和需求量的相适应,供血科与采血科人员沟通也很重要,供血科要随时掌握采血计划完成的进度,每周向采血科提供库存情况和采血计划,采血科按计划采集,当某种血型的库存低于最低库存量时,通过短信平台发布血液告急信息,血液采集时尽量多采,以弥补血液库存不足。如果达到最高库存量,就应立即停采该血型,同时耐心地做好献血员的解释工作,让献血员明白血液的特殊性(有效期),同时把联系电话记录好,通知献血员在适当的时间献血或应急情况时再通知他们来献血,这样既能稳定献血者的情绪,使献血有序进行,同时又能保证应急的时候找到充足的血源。否则将有可能出现库存总量满足临床要求,但有的血型血液不够用,有的血型血液涨库,甚至过期报废的偏型现象。

参考文献

[1]余晋林,朱业华,田兆嵩.血站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杜,200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