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MW机组MCS系统的优化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135MW机组MCS系统的优化及应用

李海龙

(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罗定527200)

摘要:本文以某电厂135MW热电联产分散控制系统为对象,对机组长时间运行及改造后,机组DCS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机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后,MCS系统响应快速,自动投入率有到了相应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MCS;系统优化;协调控制

1引言

某电厂2台135MW热电联产机组,DCS采用新华Xdps400+新华控制系统、DEH采用新华DEH-Ⅲ及其组态软件。机组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厂制造,型号为:N135-13.24-535/535;锅炉为DG420/13.7-Ⅱ2型,为东方锅炉厂制造。2台机组于2004年先后投产,经对燃用煤的改变以及供热系统的改造的影响,MCS控制系统如燃料、给水、协调等控制系统效果越来越差,自动投入率低。经对MCS系统进行优化,MCS系统运行有了明显的改善。

2存在问题和现状

该两台机组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运行。但后期一是燃用煤由无烟煤改造为烟煤,烟煤燃烧特性相对于无烟煤更容易着火,燃尽性好,结焦性更强,煤质变成了高挥发分,低热值的烟煤;二是汽轮机原设计为纯凝式机组,后进行供热改造。由于这两个改造和长时间运行,机组自动投入率偏低,MCS系统运行效果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燃烧调节系统、送风引风自动系统等未投入运行,且供热温度、压力控制系统、脱硝系统、MGGH控制系统、脱硫控制系统、主汽温度自动控制、再热汽温度自动控制品质较差。自动投入率仅有50%左右,远远达不到热工技术监督指标中关于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率≥95%的要求。

3MCS系统优化策略

随着大量火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及其它新能源机组的投产及电力行业的深化改革,机组可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火电机组长时间大范围调峰运行已成常态。并且火电机组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机组适应电网大范围调峰及安全、稳定、节能和环保运行。同时,为配合锅炉变煤种掺配烧燃烧策略调整和供热改造,必须对机组的协调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工作。

针对机组煤种多变、供热系统的改造机、组负荷率不高等问题,为扩大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自适应能力,提高控制系统各负荷段的调节品质及机组运行安全性,应对主要控制系统进行必要的逻辑完善,包括:

1)实现主要控制系统的变参数控制功能,拓宽控制系统的自动可调范围;(设计原理图见图1)

2)提高控制系统在各负荷段、特别是低负荷段的调节性能。

3)提高控制系统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段、特别是低负荷段的调节性能。

图1控制系统变参数控制原理图

3.1锅炉主控优化

(1)增加变负荷过程煤量动态前馈回路,改善机组变负荷特性。负荷指令由微分产生,增益Kd=40,时间为Td=16,根据不同的升降负荷量和负荷改变率进行修正,进一步保证升降负荷具有快速性和稳定性;

(2)增加锅炉主控变参数控制回路的前馈部分,优化锅炉主控参数,满足各负荷段的调节性能;

(3)根据机组实际运行的情况,重新确定并优化负荷—锅炉燃料量关系函数。

3.2压力设定回路优化

(1)优化压力设定惯性时间,使其与优化后实际变负荷过程压力动作趋势更加贴合,减小变负荷过程中的超调(无惯性环节);

(2)优化滑压速率,根据不同变负荷率实现滑压速率与煤量前馈的自适应(原滑压速率为固定值0.1MPa/min)。

(3)优化滑压偏置跟踪,实现投切协调/TF与基本方式切换时压力设定无扰。

3.3汽机主控优化

(1)为满足机组一次调频的要求,原机组负荷指令时,一次调频动作时机机组负荷调节较慢,在优化锅炉主控前馈的同时调整负荷惯性时间,尽可能减小负荷响应延时。

(2)优化了汽机主控参数和回路,使变负荷过程中与锅炉能更好的匹配;

(3)优化压力拉回回路参数,满足两个细则及调频市场关于负荷响应的要求。

3.4燃料控制系统优化

燃料控制系统是以给煤量为指令的控制系统,主要是保证风煤比,用锅炉的总燃料指令来控制风量,用PID自动调整。

(1)现因燃用煤的改变和供热的改造,需对燃料控制回路、燃料指令计算、、PID参数、RB逻辑配合等要重新优化。

(2)增加下层制粉系统转速下限,稳定低负荷稳燃。

3.5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

(1)采用新型汽温先进控制策略,提高减温调节系统鲁棒性。对减温水调节门阀门流量特性试验,测取减温水调节门阀门流量特性函数,并进行优化;

(2)根据机组运行实际情况增加变参数控制回路,优化减温水汽温控制系统参数,满足机组变负荷对一级减温水的要求。

(3)根据机组运行实际情况优化变负荷对减温水的前馈回路,满足机组变负荷对一级减温水的要求。

图2汽温先进控制策略

3.6总风量控制系统优化

(1)根据机组运行实际情况整定煤量—风量关系函数;

(2)增加风量调节回路变参数控制,优化风量控制回路参数;

(3)增加变负荷过程风量升降速率限制块,改善降负荷过程汽温下降问题;

3.7脱硝系统优化

(1)优化脱硝调节系统控制逻辑,进行完善修改,搭建调节逻辑并引入入口NOx/煤量指令/风量作为前馈;

(2)增加脱销入口及出口NOx测量校正逻辑,改善测量装置在校验及反吹时由于测量原因导致的调节滞后或反调。

(3)优化脱硝调节回路参数,优化脱硝调节回路控制器参数。

图3脱硝入口及出口NOx测量校正逻辑原理图

3.8其他子系统优化

对其他子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设计、动态试验、优化参数,实现提高机组子系统的性能,保证协调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和稳定,能达到要求的自动投入率。

4MCS系统优化指标要求

MCS各系统扰动性能指标应满足《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15)》。机组进行CCS负荷变动试验和协调控制系统AGC负荷跟随试验时,各主要控制参数要能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一机组主要被调参数的静态、动态品质指标

表二煤粉炉协调控制系统的静态、动态标准品质指标

5MCS系统优化后运行效果

经对2台机组MCS系统优化,优化了MCS系统的调节参数与其它参数,使调节系统具有快速的消除内、外扰动的能力,使该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方便了运行人员的监视。使机组DCS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率≥95%。通过机组的变负荷扰动试验,使控制系统具有了响应快速、大幅度变负荷能力。

6结束语

机组在燃用煤的改变和供热系统的改造情况下,通过对MCS各控制系统和参数的优化。机组在正常运行时,能够保证各参数品质,能满足加减负荷的快速响应,为机组实现RUNBACK功能、提高AGC及一次调频品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禾.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15)。

[3]杨亮.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先进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