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何静

何静(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发生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通过分析心电图结果,总结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左心室肥厚患者危险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在3级以上)为25.9%,远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有心肌缺血患者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24.29%)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1)。结论并发有左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于发生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0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严重多脏器损伤,对老年患者的心、脑、肾均可造成严重损伤,诱发多种疾病。本文收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确诊病例30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男186例,女114例,年龄51—79岁,年龄59.6+2.5岁。所有入选患者,按左心室是否肥厚分成左心室肥厚组220例,无左心室肥厚组80例。按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分成心肌缺血组147例,无心肌缺血组153例。入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合并其他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及排除标准

①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内科学》受检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组室性期前收缩分布情况(例)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②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有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配合患者[1]。

1.3方法

本次病例分析采用仪器由深圳博英医疗仪器科技公司提供的l2导联动态心电图议。要求受检者检测>24h。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资料采用方差检验。

2结果

表1受检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组室性期前收缩分布情况(例)

根据分组依据的不同,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分布情况见表1-2。室性期前收缩分级参照Lown分级法。通过分析表l,有左心室肥厚患者与无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80.45%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左心室肥厚患者危险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在3级以上)为28.9%,远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左心室肥厚患者更易于发生危险性室性期前性收缩。

表2受检患者根据有无心肌缺血分组室性期前收缩分布情况(例)

通过分析表2,受检患者根据有无心肌缺血分组室性期前收缩分布情况发生率分别为78.14%和6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24.29%和l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存在心肌缺血缓则更易于发生危险性。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造成心、肺、肾的靶器官损害,可以诱发脑卒、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严审危害着人类健康。长期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最容易导致心脏瘸变,如心肌缺血和各种心律失常[2]。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尤其合并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患者。这可能与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生理的改变有关,另外,心肌本身的微血管改变更易引发室性期前收缩。通过我们临床病例分析,认为以上两个因素是引发Lown3级室性期前收缩的高危因素[3]。一般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的危害在于引起患者室颤,室速,这都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给予对抗心室肥大的治疗,延缓心肌重构。对于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应该密切关注其病情,必要时可以采用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保,郭五一.实用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8.

[2]龚俭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5):3349.

[3]郭继鸿,许原.新概念心电图图解[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