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要严爱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教育学生要严爱结合

魏娟

魏娟(玛沁县第三民族小学青海玛沁814000)

【摘要】有很多家长和教师感慨孩子难管、学生难教。这是一个现实,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责任和挑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而且任重道远。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不仅要培养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自觉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育;学生装;严爱

近年来,有很多家长和教师感慨孩子难管、学生难教。这是一个现实,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责任和挑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而且任重道远。

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不仅要培养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自觉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严的教育。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在严的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1严而有理。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犯。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想象出每一种措施的结果,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譬如,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我班男同学中有拉帮结派的现象,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①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的检讨;②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③请家长来校;④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公开的检讨和保证。为了让这几位拉帮结派的学生既深刻的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且效果很好。在不久后,我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习作,感受到他们已经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对我的做法非常接受。

1.2严而透情。在许多的教育方法中证明,情感的沟通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应该避免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应该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应变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拉帮结派的学生犯了错误,被我发现后,心理肯定会非常害怕、担心。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这样,哪怕是再桀骜不训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1.3严而垂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检,当检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检。”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扔进桶里。自此以后,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检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

2.爱的教育。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2.1爱要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是孤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的性格孤僻,冷漠,对同学和老师也不太友好,作业也不能够按时完成,面对这样的一名学生,我对他只能是严爱交杂,在生活中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在学习上我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会迁就他不写作业的行为,并且在字体和格式上经常指导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能够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而且对学习产生了自信,有时还主动来找我问问题。

2.2平衡爱的天平。学生,尤其是差生,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那样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众你的教育。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才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又要爱,它们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青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