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

/ 2

浅谈“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

张晓红肖琳琳

张晓红肖琳琳(湖南师范大学410012)

【摘要】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具有不良行为的在校青少年。自卑心理在他们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很大的干扰作用,对个性的道德行为有深刻的影响,教育者应对他们的自卑心理及时地、针对性地教育,才能使他们扬起自尊的风帆,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问题学生”;自卑心理

“问题学生”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或者是学习适应困难如厌学、逃学、学业不良,或者是社会性行为适应困难如攻击行为、赌博、偷窃、敲诈勒索、毁坏财物、退缩、损人等的学生。他们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纪律、生活上有时表现出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和谐的行为。“问题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点是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问题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产生了学习的严重困难,经常处于老师的责备、家长的指责和同龄人的嘲讽之中,这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且容易走上极端。这种心理状态对于“问题学生”的矫治有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自卑心理不解决,“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变,就只能成为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学生本人的美好愿望。因此,帮助“问题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心理的阴影,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进取,就成为学校老师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问题学生”由于经常受到指责,感到沮丧和失望,从而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不能很好地与集体荣誉感、义务感紧密联系起来,上进心和自信心很弱,表现出自卑的心理品质,导致了不良行为的发生。这样,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又不为社会及他人所接受,受到批评和指责,使自卑心理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自卑心理成为“问题学生”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成为掩盖个性自尊心的面纱。因此,无论他们在知、情、意、行为方面表现怎样的特点(如傲慢粗野或沉寂等),都可以说,自卑心理起了很大的支配作用,这是“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表现如下特征:

①自惭与嫉妒。具有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方面确实比别人差,很少得到表扬和赞许,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信任与尊重,时而感到自觉惭愧。与此对照的是其他同学又经常享受到表扬和赞许的快乐,感受到同学羡慕的喜悦,无意中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表现出对先进同学的嫉妒和不满。

②期待与凝惧。尽管具有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要获得尊重和信任的需要依然存在,有时甚至是很强烈的。只不过这种需要隐藏在他们内心,成为一种焦急的期望。有时也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同时,也由于平常受到的批评、指责较多,期望落空。因而表现心虚、敏感、戒心重、疑心大,非常注意老师和班干部对自己的评价态度,遇事往往朝自己不利的方向想,严重的甚至产生与集体、老师和同学对立的情绪。

③恋群又惧群。“恋群”是人的天性。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既有归属感和生活的乐趣,也能从中得到爱的满足。“问题学生”“恋”的正是这一点。但是,他们却因以往的经验怕在这样的活动中收到指责和嘲笑,使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想又怕。这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想法得到满足。如组织小集团以适应恋群的需要,以与集体对立,乃至破坏集体活动来向集体实行报复。

当然,自卑心理不一定导致不良的道德行为。但对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学生”来讲,自卑心理与不良行为的产生是有密切联系的。

首先,在活动中,心理活动常常处于矛盾状态。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并不是真正甘心落后,他们有得到尊重和信任的愿望,有获得爱的需要,因而时常也迸发出需要进步的火花。但是,他们又怕得不到,没有勇气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常常是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却非常痛苦,而在行动上要发泄出来。

其次,在活动中,他们一般表现出与愿望相反的行为,以往的经验告诉这些学生,他们的愿望和行为不一定得到别人的理解。这种思维定势使他们总是采取一些自己和别人都不希望的行为,如学习不认真,纪律散漫,行为蛮横无理,甚至故意与老师和同学作对,以求得到引起他们对自己的注意和满足。

再次,在活动中,他们的内心也往往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自责,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羞愧。同时,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辩解,对老师、同学不理解自己而感到不平和忿愤。

尽管具有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他们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很大的干扰作用,对个性的道德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仍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想品德还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给与正确的引导,创造有利条件,是能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的。怎样才能有效地消除“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呢?

①应该注意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将他们被压抑的自尊心从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具有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是有自尊心的,只不过被自卑心理掩盖而处于潜伏状态而已。因此他们也时常表现出细微的让步,迸发出自尊的火花,教育者应抓住这一点,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赞许和鼓励,使他们不甘落后的愿望转化为进步的行为。

②应该通过集体活动,在实践中引导这些“问题学生”的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联系起来,以稳定其活跃状态。自尊心主要是指个体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和信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在群体活动中得到的。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促使他们把这种情感和集体联系在一起,加深这种体验,他们的自尊心也就会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应该引导“问题学生”加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和上进心的联系,使其成为良好的内部动力。上进心与自信心是个性进步的内部动因,它是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的,是他们自尊的社会意义的进一步体现。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当他们自尊的火花点燃,受到社会和他人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体验得到满足之时,应及时使他们认识到自尊的社会意义,引导他们把自尊引向更高层次,表现自信与上进,从而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

总之,自卑是“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是他们产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教育者应根据这一特点,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扬起自尊的风帆,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同时,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影响下,也一定能够实现。

(收稿日期: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