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植牙技术和常规方法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观察种植牙技术和常规方法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效果

宋晓玉

黑龙江省安达市中医医院151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齿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应用种植牙技术和常规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游离端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观察组16例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对照组16例应用常规活动义齿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和10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患牙咬合效率、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修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应用种植牙技术比常规方法疗效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具临床应用优势。

关键词:种植牙技术;游离端缺失修复;效果对比

牙齿游离端缺失症状多见于口腔科临床,临床治疗牙齿游离端缺失使用常规修复方法后患者患牙咀嚼效率不佳而且使用时间也较短[1]。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牙齿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本文将探讨应用种植牙技术替代常规修复方法修复牙齿游离端缺失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接诊的32例游离端缺失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范围26~63岁,均龄为(41.2±7.1)岁;游离端缺失19颗;对照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范围28~59岁,均龄为(39.7±8.2)岁;游离端缺失18颗;两组患者均排除了系统性疾病和因年龄>70岁或不宜种植手术者,以及颌骨疾病和咬不佳者,上述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接受本次调查且通过我卫生院伦理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32例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口腔卫生检查,详细收录了各例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信息,还收录了各例患者牙槽骨周围神经状况,以便确定具体治疗方案。

1.2.1对照组修复

本组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采用了常规活动义齿修复,首先给予本组患者进行口腔检查然后将义齿带入并复查义齿修复效果。

1.2.2观察组修复

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实施种植牙修复技术前,检查患者是否曾经实施过常规活动义齿修复,还检测了患者牙齿咬状况。检测工具:日本FUJIFILM公司生产牙齿咬压敏片,用计算机检测施压时微囊破裂情况,以及生色物质与显色物质相互反应,分析出现在压敏胶片上的红色区显色物质以便了解咬状况。具体修复操作如下。(1)种植前准备首先检查各例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牙周和邻牙之间关系以及颌龈间距等。详实记录CBCT检查患者牙槽高度和牙槽周围神经等方面的解剖信息,通过取模测量确定治疗初步方案,并选定恰当的骨钻孔方向和种植体型号,采用3M多酶清洗液浸泡种植器械及操作工具,蒸馏水冲洗、烘干和高温高压消毒处理种植器材及操作工具。(2)种植牙操作按预定治疗方案选择种植区,避开神经及预设的种植体植入孔位置在牙龈上开出切口,将钻孔区和唇颊侧牙龈相剥离,在牙槽骨裸露后按预定的骨钻孔方向进行钻孔,钻孔时需应用冷却措施和间断深入方法,并结合所掌握的患者牙槽、牙龈和种植牙等方面信息调整钻孔方向、转速和深度。待钻孔结束植入种植体,所植入的种植体应与钻孔孔径相匹配,给予相应的扭力,并确保种植体育牙槽骨表面持平。(3)术后维护种植结束后缝合创口给予患者实施抗炎治疗和护理,定时对手术部位保洁清理。指导患者术后14~21d正确使用暂时性义齿,5个月后安装种植桩并做冠修复。此外,两组患者均随访10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

经治疗和随访10个月了解患者牙齿游离端缺失修复后咬合效率、修复成功率和稳定性,以及患者对修复满意度。检测工具及标准:(1)咬合效率检测日本FUJIFILM公司生产牙齿咬压敏片、计算机压敏片颜色分析,以检测患牙修复后咬合效率;(2)稳定性和X线片检测修复成功率种植牙稳定性:种植牙动度<1mm,修复成功率:X线片检测种植牙周围无射线透射;(3)用我卫生院百分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种植术技术、患者自觉牙齿修复效果、治疗服务态度3项,≥80分为满意,余者为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经治疗和10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患牙咬合效率、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修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治疗牙齿游离端缺失常规修复方法一般是活动义齿修复,但常规方法修复随访反馈的修复效果并不够理想,在使用时间和咀嚼效率等方面均存在缺陷[2]。种植牙技术一经推出和应用便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而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临床疗效更为突出,而且种植手术中采用的义齿能够保持局部骨高度,其生物力学的分布接近天然牙[3]。

我卫生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高了对种植适应症认知使得种植牙修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观察组给予本组各例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时,在术前通过各项检测和取模测量等方法,充分了解了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牙周和颌龈间距、以及牙槽高度等解剖信息,对手术器材和工具实施无菌处理并在术中娴熟的应用了种植牙技术,做好了患者术后维护以巩固治疗效果。本次探讨中观察组实施种植牙技术替代对照组常规活动义齿修复方法,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患者患牙咬合效率和修复成功率以及种植牙稳定性等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应用种植牙技术替代常规方法的临床效果颇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巍,李家峰,孙晋虎.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种植牙修复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2(4):536-537.

[2]张志权.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种植牙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39-140.

[3]吴显才.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4,20(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