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谈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措施

陈翠巍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人民医院陈翠巍

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搞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科室自查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监测相结合,通过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查出不足之处,查找其中的原因,然后共同分析研究,及时做出整改.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手术室控制感染的管理要求,使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杜绝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结论: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搞好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自觉地、主动地采取各种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关键词:控制手术室感染措施

1手术室环境因素管理

手术室的设计应该符合无菌技术要求,采用密闭性非常强的门窗。净化手术间应为无窗封闭式,手术室的布局根据功能流程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并设有工作人员通道、物品供应通道。我院采用空调过滤系统来控制细菌数,洁净手术室菌落控制在10cfu/m³以内,严格的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手术室每次手术后卫生清洁,然后开启空调箱内紫外线灯,对空调内部进行灭菌,每周至少一次对全部物品进行湿式清扫并消毒,并做空气培养,每周空调机用清水擦洗,过滤板用消毒剂消毒。手术前1小时运转净化空调系统,手术适宜温度是20~25℃,湿度以50%为宜。

2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人员具有医院感染的知识,并且不断更新,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控制感染的意识,是预防感染成为每个手术成员的永久目标。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手术室控制感染措施

3.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镜等高危险手术用品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终有效浓度(一般要求>1.5%)。医院应对各种消毒液进行严格监控,器械浸液由医院统一配制,院感科监控,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掌握浸泡时间、浓度,消毒液应定期更换,灭菌包的内外均放置3cm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胶带,保证有效期内使用。熏蒸消毒以福尔马林化学反应法和自然挥发法联合应用,所有无菌物品每月采样做细菌培养。

3.2正确洗手控制感染正确的洗手是阻隔医务人员携带病原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可以完全消除手部皮肤的暂住菌和常住菌。常用的洗手法为碘伏原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如对碘过敏者,可用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刷手过程为10分钟,浸泡5分钟,定期监测手术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²。

3.3手术中无菌技术

3.3.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执行情况,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时必须立即纠正。

3.3.2手术操作台应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视为有菌区。

3.3.3已取出的无菌物品包括手套、手术单、器械、敷料、导尿管等虽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中,需重新灭菌。

3.3.4凡怀疑物品器械被污染时,应重新灭菌。

3.3.5术中已被污染的器械,需另放于弯盘内,不能重复用无菌区。

3.3.6控制人员流动。人体在静坐时,每分钟可散布尘埃数105个,轻微活动时约为106个,快速步行则是107个;另外,手术室浮游菌落的数量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即手术开始和手术结束,因此,一定要控制人员的数量。

3.4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3.4.1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核对产品资料,不全者不能使用,资料齐全者还要随机抽样,做无菌培养。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方离地面约30cm柜内,清洁干燥,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³,定期进行消毒。

3.4.2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200巴氏液30分钟后回收,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3.5手术后无污染处理

3.5.1非感染手术后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用1::20巴氏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洁→擦干→上油备用。手术后更换床单、被罩、约束带,用1:200巴氏液擦拭手术单位血迹。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的污物配制成1:200巴氏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类送洗衣房处理。

3.5.2HBsAg阳性手术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10分钟,清水冲洗煮沸30分钟擦干上油备用,布类用红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用0.5%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过氧乙酸刷洗,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及手套配制成0.5%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理,手术间按8ml/m³用0.2%过氧乙酸喷洒。

3.5.3特异性手术处理。手术用过器械及物品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手术用敷料、布类及手套焚烧,手术室空气消毒按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和水是甲醛的半量熏蒸,密封24小时后通风。

4小结

总之,加深对手术室防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制定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

参考文献:[1]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10月第七卷第三期

[2]中华医学探讨与护理2009年8月

[3]中国临床医学研究2008年第十三卷第五期

[4]医学创新研究2007年11月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