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王秀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王秀艳

王秀艳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平度管理站山东青岛266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公共技术设施建设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它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用水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时间从而提现它的使用价值。混凝土结构属于众多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重要元素,能够给水利工程项目的实现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不过我国现阶段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持续创新技术,设置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1混凝土的材料

1.1混凝土对于材料的需求

混凝土施工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很重要的,有着显著的功能,所以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正确选择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需要有着一定的和易性,使其能够满足混凝土等级需求。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在振捣、运输、搅拌以及浇筑的时候,拌和物能够确保自己成分的均匀密实,确保能够满足所存在的操作性能。和易性涉及到了保水性和流动性,其中水泥的种类以及水灰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由于水泥的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和易性也有所不同。砂石空隙越小,级配也就越高,混凝土质量也越高。水泥越细,保水性以及粘聚性也越高,此处最主要的是能够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的情况。

1.2避免产生裂缝

对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来说,比较容易产生裂缝,这样就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想解决裂缝问题,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把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到合理的范围中,最好是使用水化热较低的配合比,而且能够尽量提升抗裂能力并且绝热升温,这样可以避免查收混凝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选择低热的水泥,减少对于水泥的使用,可以增加毛石或者是粉煤灰,也可以使用减水剂,降低对于水的使用。在这个时期也需要控制好浇筑速度,要是速度过快或者是速度较慢,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浇筑质量,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和易性,也可以选择人工降温的措施来进行应对。

2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2.1裂缝问题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混凝土施工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使用量一般较大,由于建筑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混凝土施工性质需求也会所有不同,这样就在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时候难度也会显著提升。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裂缝问题属于比较普遍的问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最主要的就是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通过分析能够看出,产生裂缝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性能、原材料的质量、建筑的施工工艺,外部环境以及水泥配合比,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比较显著的问题就是温度差异,混凝土内外部要是存在差异,就会产生温度应力,这样混凝土结构会产生裂缝情况。

2.2碳化问题

在开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施工现场外部气候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空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会和钢筋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样钢筋会产生氧化或者是碳化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危害较小,不过要是没有重视,长时间下去钢筋就会产生腐蚀的情况,其他的结构也会被损坏,钢筋的抗压能力也会降低。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于钢筋进行防护。

2.3冲磨以及空蚀问题

其中水害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水利工程和水源的距离较小,混凝土要是长时间被浸泡,或者是被水冲刷就会被损坏,这样外观不仅会受到影响,内部钢筋结构也会被侵蚀,这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优化措施

3.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深基础浇筑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距离较近的浅基础工程造成破坏,减少操作工程量。在水利工程建设浇筑时应该先进行体积大自重大的项目,后进行体积小自重小的项目。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在浇筑过程中体积自重较大部分牵动相邻自重轻部分的情况,又能及时沉实基础物。在工程建设期间应该先对高度较大且浇筑次数较多的部位进行浇筑,防止其对高度较小的建筑物施工产生干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确定施工程序之后,需要对主要部位进行浇筑,然后在对其他部位作业,在保证重要部分质量的条件下使用穿插的方式来浇筑。同时想要科学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就需要加强对浇筑、振捣质量的监控,在浇筑之前需要先检查钢筋、模板等,保证其符合混凝土浇筑条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分层分块方法的话,需要根据具体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特征来决定逐层高度,在控制分层高度时,通常是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长度的1.25倍,若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就需要对分层厚度控制,在浇筑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必须出现间隔时则尽可能减少时间间隔,确保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可以继续施工。振捣通常分为2种,例如:工程量较小时采用人工振捣,若工程量较大则可使用机械振捣。

3.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闸施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水工建筑物。水闸是由上下游连接段和中间闸室组成的。上游连接部分又可以细分为防冲槽、防坡等,中间闸室也包括了底板、闸门,下游连接段则包括消力池等部分,因此水闸施工程序较为复杂,所以对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很高,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程序。水闸底板部分施工内容有模型的设立、铸造钢筋、脚手架假设与混凝土施工等环节,通常在浇筑底板之前,需要为了找平地基面或保护地基而在软土地基上铺盖8cm~10cm的素混凝土垫层,底板模型设立需要在水闸周围设立测模板。为了防止底板层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沉降现象,混凝土强度需要与浇筑部位相同并在其表面构成麻面,同时在预制混凝土的死冷状态下将钢筋固定住,使用铅丝帮吊在底板脚手架上从而避免钢筋变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特定要求来确认底板浇筑的厚度与其钢筋分布距离等,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需求,杜绝出现冷缝,降低施工质量。其次,混凝土技术在水闸闸墩的施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闸墩在有高度、薄厚、工作面上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在对其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重要难点在于闸槽混凝土的浇筑,固定模板技术是特定闸墩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可利用建立模板来缩小其垂直度与厚度之间的误差。立模式应该注意前后顺序,先立两侧平面再立两侧圆头模板。

3.3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要点

冬天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干燥的气候容易使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因干燥而出现水泥干裂的现象,水泥会形成不同大小的颗粒,缺乏了之前的粘聚性,而使混凝土施工的墙体出现裂缝,因此,在冬天对混凝土的养护非常的重要,因此,在冬天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该在施工过程中,给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将防冻剂加入进去,然后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时刻的注意天气的变化,注意给混凝土施工部位进行保暖和浇水,使混凝土能够有一个正常的温度,且能够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粘性。

4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因此,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作为水利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的设计师应该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从混凝土施工的选料,到混凝土施工的搅拌,再到混凝土的养护,然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认真仔细对待自己的分内工作,使混凝土的施工能够顺利完成,促进工程的整体进度,为工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军华.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7,(18):96.

[2]张殿涛.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J].商品与质量,2017,(3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