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参与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护士参与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吴玉兰黄劲松耿艳萍

吴玉兰黄劲松耿艳萍(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护理干预,并以50例单一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对照。结果一年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46%)。结论护士参与家庭干预可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关键词】家庭干预精神分裂症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55-02

文献报告[1,2]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和改善其社会功能均有肯定的效果。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索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为我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出院病例,且与家庭成员住在一起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8.72±8.61岁,发病年龄23.45±5.87岁。病程2.25±2.17年。末次出院缓解进度(按1981年苏州会议指定的精神病临床疗效标准):痊愈8例,显进18例,进步20例,无效/恶化4例。家庭主要成员(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或主要照料者):双亲3例,母亲16例,父亲4例,配偶23例,其他亲属4例。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17例,初中20例,高中9例,大学2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0.48±12.64岁,发病年龄24.35±7.23岁。病程2.68±2.57年。末次出院疗效:痊愈9例,显进20例,进步19例,无效/恶化2例。家庭主要成员:双亲1例,母亲15例,父亲6例,配偶25例,其他亲属3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4例,初中22例,高中7例,大学2例。二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出院时疗效、照料亲属种类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研究组采用由有经验的主管护师以会谈的方式进行家庭干预。其内容:①介绍疾病知识,使家属了解哪些属于精神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和识别。②介绍药品相关知识教会家属观察并简单处理一些常见的药物副作用。③指导家庭成员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如:督促患者进行自我卫生料理,协助家人料理家务,适当参加社交活动等。④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照料患者时所遇到的困难。从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开始实施,以后每月指导一次,如遇特殊情况(紧张事件、病情复发等),适当增加指导次数,干预时间为一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临床处理。

1.3评价方法干预前与干预结束后各评定一次,中间每季度评定一次。两次均由高年资护师进行评定。评定工具有两种:①随访记录:患者的家庭适应情况、工作表现、精神症状的稳定性、治疗的依从性及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态度。②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2结果

2.1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对照分析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BPRS总分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BPRS总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干预前病情严重情况相似,而干预后三个月,即第二次评定时,两组BPRS总分出现统计学差异,表明干预组精神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以后直至干预1年后两组BPRS总分仍具统计学差异,期间尽管两组BPRS评分均有下降趋势,但显然干预组下降的程度更快,表明家庭干预在整个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2.2治疗的依从性经家庭干预后,研究组能够定期就诊者达82%(41/50),坚持用药者为88%(44/5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4%(32/50)、56%(28/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x2=5.86和8.46,P<0.05和P<0.01)。说明家庭干预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高。

2.3复发率以在一年内曾因精神症状加重需要调整药物或其剂量者的比例称为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6%(8/50),对照组为44%(23/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x2=9.84,P<0.01)。去除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坚持服药对复发率的影响,即坚持维持服药患者的复发率,研究组为9.3%(4/43),对照组为34.5%(10/29),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x2=5.24,P<0.05),提示家庭干预确实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3讨论

家庭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早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家庭成员对有关知识的

缺乏与患者复发的关系已经证实有显著的相关[3,4]。吴秀敏[5]的研究发现,家庭护理干预在维持治疗、治疗依从性、疗效改善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认为完善的社区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降低复发及住院的风险,降低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此,left提出运用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家庭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包括患者在内)采取定期会谈的方式,让他们获得照料患者的基本方法,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照料患者的水平,改善对患者的态度,从而使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下降。

参考文献

[1]leftJPAcontrolledtrialofclinicalinterventioninthefamiliesofschizophreniapatients.Two-yearfollowupBrJPsychintry,1985,146:594.

[2]Fallcom[RHFamilymanagementinthepreventionofmorbidityofschizophrenia:clinicaloutcomeofaTwo-yearlongitudinaJstudy.ArchGenPsychiatry,1985,42:887.

[3]蒲金玉,李爱玲,谭云珍.护理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中国康复,2003,4:(3):258-259.

[4]梁先锋,赵桂霞,虞与庆.分裂症患者家属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126-127.

[5]吴秀敏.1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2,24(5):6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