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策略

李莹芳

佛山市禅城区绿景小学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到——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是的课堂上究竟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去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呢?在中国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老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合作学习其实也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总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常有点像走秀,做过了、做完了、热闹了的感觉,而没有达到小组合作的效果,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在参与,大部分学生在旁观,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实际学生没有融入到合作中去,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气氛很活跃,但效率却很低。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与策略

以下笔者将以外语教研出版社出版的“Joinin”教材为例,列举出在日常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时出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一、当前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合作低效几个现象:

现象一:小组合作分组随意

在平时的公开课中,有很多老师上课时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自己前后四人合作讨论,每个人没有具体的分工和任务,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位同学分成一组完成某一任务就算是小组合作,也不是有讨论交流才能热闹。事实上,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许多学生根本没有倾听同学的发言。

现象二:小组合作时间不充分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或者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也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现象三:合作任务过于简单

任务目标的不当会造成学生合作不积极,有些教师仅为合作而“合作”,即使学生单独就能解决的问题,也通统让学生合作,容易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会觉得没有挑战性,骄傲自满若无其事,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怠性,对合作学习丧失积极性。小组合作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使其流于形式,在流于形式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定会提不起兴趣,合作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现象四: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集体解决问题。但存在着课堂合作学习由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得不到认同,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久而久之,就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无法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目的。

二、如何发挥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及其策略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以下将列举一些相应的策略:

1、科学组建小组,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另外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如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挥各组员的优势自行分工完成,把找素材、定内容、配图、调色、抄写等任务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然后共同完成一幅手抄报,最后把每个人的最好的一面通过合作展示出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即可展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认知到自己的不足,有些人学习不是很优秀,可他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强,这些都可通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现出来。

2、小组合作前的准备和引导要到位

英语课中,小组合作前的准备和教师引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证。小学生刚学习英语没多久,对英语的表达在词汇和句型都不能按学生自己的中文思路去表达交际,因此学生使用的语言往往源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给予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或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鉴于部分中下学生反应慢,一时无话可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任课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给予他们一定的语言提示或布置前置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如在“Joinin”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2Bigcities一单元的句型教学:“What’syourfavouritecity?Andtalkaboutyourfavouritecity.要求学生谈论自己最爱的城市,教师可在授课前布置前置的作业,如收集城市的Whereisthecity?Whatisthemostfamousbuildinginthecity?Isitfullofhistoryandculture?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表达城市的信息和句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论,每个学生掌握的信息不同,并且有了准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内容充实,学生每个都会有话可说,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也会充分调动起来,语言也会在小组讨论中得到运用和实践,达到小组合作语言交际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的局面。

3、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

为了使合作学习收到实效,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合作时间”的安排也很关键。合作学习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甚至几堂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究、互动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争辩。但不管怎样,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有交流的尝试。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课堂合作延伸到课外合作,给学生创造合作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探究。只有做到了课内合作向课外合作的延伸,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如在“Joinin”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授Animalsindanger”时,教师通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哪些动物频临灭绝,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可能只会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动物,而没有太大的合作讨论的意义,建议教师可以把这个小组合作延续到课后探索,让学生上网或阅读相关文章去查阅,每人找出一种动物,并通过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去分享合作完成,这样小组合作从课内到课外延伸,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学生获得更多英语交流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这种从课内有限的时间延伸到课后,使小组合作持续的进行,是避免课堂中小组合作“中看不中用”的有效策略之一。

4、要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小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使用,也不是一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如课堂开展的一些朗读比赛,表演比赛等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总能激发学生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比个人完成任务的形式更加高效。这样的竞争性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开口,而且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在Joinin这本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则故事,记得在笔者刚接五年级时候,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总是较难领会,学生们就会齐读,被动的学习,而部分同学就根本水过押背,于是我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来学习,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很快每个人都掌握了故事中的情节和句型内容,不再限于只有几个人开口说,而是每个人都动起来,主动去学习每个词句的读音,而且对故事有了更深、更形象具体的认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喜欢表演的天性得到展示,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提高。而且通过合作故事表演能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学生的个性也可通过対故事的角色演绎展现出来。

结束语:

新课标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真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

2、邱丽花“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5期

3、王玲“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考试周刊》2007年第45期

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