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20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马建红(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漯河462000)

【关键词】急救护理体会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地,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病人,能否及时无误地作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康复。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避免护理风险,是对护理管理者一大挑战。笔者从事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十余年,就120院前急救中的风险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从五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1“120”急救护士必须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院前急救护士面对的是急危重症病人及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如爆炸、坍塌、车祸、中毒等。每一个现场对她们都是一个恶性刺激。院前急救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才能遇事不惊、沉着冷静,迅速准确地救治伤病员。另外院前急救护士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时她们要随车抵达现场前要经过车上的颠簸,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携带急救物品步行,有时需要爬楼梯,到达现场后必须立即实施抢救,急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所以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安排上要求相对固定,减少轮转,身高需160cm以上,体质好,不晕车,在临床工作4年以上,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沉着、稳重的心理素质。

2积极做好出诊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

接到120指挥中心命令后,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道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所要用的药品、器械缺如或仪器出现故障等。便出现慌乱表现,很容易让病人或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引发护患纠纷。所以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救护车内物品做到四固定,专人管理,标签清晰,班班清点,所有护士对救护车内物品了如指掌。物品用后及时补充,对车内仪器加强保养,避免因物品不足导致现场急救延误。

3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迅速进行现场救治

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抢救。急救现场大多在家里或马路边,尤其是车祸伤,围观人员较多,病人的呻吟、家属的紧慌失措,导致现场一片混乱,加之伤员病情具有复杂不确定性、变化快,预后结果难以预料,伤员及家属对急救人员期望值过高,如:出现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仪器操作不熟练等,导致护患关系矛盾激化。这就要求急救护士不仅具有多学科知识及熟练的基础操作技能,还要准确、独立地完成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人工机械呼吸、气管插管、心电图、心脏除颤、途中监护等技术操作。到达现场后,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要沉着应对,不惊慌失措,灵活应用现场条件和设备,本着先救命后救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迅速进行现场救治。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

在转运患者途中,往往由于护理人员经验不足,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安全隐患预见性差,给院前急救工作带来了较多不安全的工作隐患。如:转运途中,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导致意外的发生。对患者未作妥善固定,途中颠簸带来的意外伤、继发伤;输液管路未连接紧造成路途中脱开致药液外漏;对胸腹部内出血患者未充分评估途中可能出现休克而未做有效恰当的快速补液、升血压处理和病情交待等。所以要求院前急救护士加强责任心,转运患者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对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患者安全转运医院。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确保院前急救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

由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的法律意识也应随之增强[1]。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潜在着法律问题[2],特别是院前急救护士往往执行的是口头医嘱,应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用药后的安瓿、注射器等物带回再查对。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确保院前急救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力求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眭万京.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士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4A):387-389.

[2]吴晓玲,袁丽.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3A):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