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 2

免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李艳娟胡金榜

长沙市四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免疫荧光法多用于对相关组织以及细胞的病原因子进行定位和监督,在微生物学当中免疫法也可以用于对多种病毒以及传染病进行快速检测的工作和早期的诊断。传统的培养检测的方法存在着耗时较长的问题,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如食品生产和监督部门)需求,而免疫荧光法可以解决人们的问题。

【关键词】免疫荧光法;快速检验;应用

引言:

目前免疫荧光法在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临床各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可以对细菌、立克次体、原虫和多种病毒进行早期的诊断。科学的进步可以谓是为快速检验引入一些突破传统诊断方法的渠道。使用免疫荧光法不仅缩短了时间且相关性高,在未来的快速检测方面潜力巨大。

1免疫荧光技术

1.1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是将形态学和抗体抗原相结合时产生的生物反应相结合,同时还应用了显微镜检查法,并将荧光色素特有的敏感性和血清学的特异性相结合,荧光技术成为了就目前而言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免疫荧光法的优点是速度高、免疫性高、特异性强。多用于真菌、细菌和多种病毒的快速检测。

1.2免疫荧光法的特点

第一,免疫荧光法实验需要的抗原量较少,尤其是进行微量免疫荧光光实验时所需要的抗原量更少。

第二,适合进行快速检验,免疫荧光法的检验周期短,仅需要两个小时即可得到检验结果。

第三,免疫荧光法可以检测出IgM、IgG和IgA三类特异性的抗体。

第四,免疫荧光法可以在活体组织标本上检测出免疫复合物,在体液上可以检测出不完全抗体和完全抗体。

第五,在血清学免疫荧光实验可以便捷的组合做成适宜的自动化的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对批量的标本进行检测。

第六,葡萄球菌A蛋白和异硫氰酸基荧光黄可以用来替代抗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的IgG荧光抗体时可以检测出大部分的哺乳动物的IgG抗体【1】。

第七,当遇到制备或是分离培养抗原时存在一定困难的微生物时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感染材料来做抗原基底,处于这种抗原基底的微生物相比经过加工处理的微生物来说抗原性更加完整,偶尔还可以检测出其他血清学实验难以或是不能检测出的抗体。

1.3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直接检测法

对于某些标本可以直接通过免疫荧光法对其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进行检测,特别是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较为明显的微生物检测,如尸检标本、组织活检或是临床病人的病变部位采取来的标本以及类似于蟀的媒介昆虫上采集的血淋巴标本。另外还有一些根据临床指标特征采集的唾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痰、尿等标本检查出其中的脱落细胞。

若是对浓度较低的含菌标本进行直接检测之前需要先进行集菌和除杂质等预处理,常见的初步处理的方法有差速离心法、胶体絮凝法、醋酸纤维膜超滤法和线性密度梯度离心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标本中直接检测微生物的方法仅仅具有形态学和血清学指标,只能用于流行期间或是流行区的快速诊断依据,而首例流行病则需要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进行全面的鉴定后才能做出判断。免疫荧光法主要为初步的诊断以及筛选阳性标本来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离鉴定来提供依据。

快速鉴定法

快速鉴定法不及直接检测法快,但是相对于常规的检验方法来说仍然不失为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并且检出率高于或者等于常规的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直接检测法。快速鉴定法要求在遇到标本中含有干扰的免疫荧光法镜检或是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标本需要先进行动物接种或是培养后再进行免疫荧光法鉴定。

快速鉴定的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

分离培养或是结合增菌培养

增菌培养不仅仅意味着提升标本内的细菌的浓度,新生长的细菌往往排除了在机体内时被菌体表面的抗体以及类似物质包被,并且抗原对抗体的反应性更加强烈因而展现出更加强的特性荧光。需要注意的是检定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特殊培养基,杂菌虽然大多不会对病原微生物产生影响,但是一旦杂菌生长过剩就会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选择无抑菌剂的常规的增菌培养基以避免培养基对病原微生物的抑菌作用。

结合细胞培养

结合细胞培养是为了提高检出立克次体微生物和病毒的微生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依照细胞培养法将盖玻片裁成细条,细胞贴片后在接种标本赋予一段时日,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法对盖玻片的定条上的微生物进行鉴定。这种方法比一般的病毒学鉴定方法更快并且可以观察到一些形态学特征。

结合实验动物接种

据目前已知的人类致病性的病毒来说几乎所有的都可以用细胞培养法分离,但是在多种病毒和立克次体做初代分离时敏感性就明显不及实验动物的接种法。实验动物接种法在接种后污染的腐生菌和其他杂质会在动物体内迅速的消失,病原微生物会子啊区域淋巴结和其他的易感脏器中大量集中。实验动物接种实质上就是将增菌和集菌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确诊病原微生物重要指标就是应用免疫荧光法来鉴定被感染动物组织的微生物。

2免疫荧光检测法的未来展望

2.1免疫荧光检测法的不足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免疫荧光检测法就目前而言仍然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的。免疫荧光检测法仅包含形态学和免疫学两项指标,而在微生物学的常规检验是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指标,免疫荧光检测法在追求快速检测的同时牺牲了指标的多维性,检验结果相对来说较为片面。例如在常规检验通过生化反应就可以排除非病原性微生物在免疫荧光检测法中因为共同抗原会出现假阳性的反应,尤其是形态相似的时候更加容易引起混淆。

但是也有解决途径,就是进行快速分离,在免疫荧光实验中增加更多的判定指标。相关的案例就是El一Tor弧菌【2】的快速检测时把免疫荧光检测法与微量培养法相结合,荧光抗体不会影响El一Tor弧菌的生长,可以准确的判定特异性荧光反应。

2.2未来的展望

免疫荧光检测法主要材料是免疫血清和荧光抗体,同时要求抗体师姐为单特异性抗体试剂,对关键的部分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人们长期以来都在通过高倍稀释或是吸收法精制的方法但是不能彻底解决交叉反应,但是目前已经在人工合成免疫原方面有了更深的进展,同时免疫荧光技术不断与其他的技术如计算机等相结合相结合,未来的道路越来越加广阔。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原理阐释,并对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说明,以期能够对免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做出贡献,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希望免疫荧光技术在未来能够发展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宋超.新型荧光标记试剂SPA-EGFP融合蛋白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杨平.食品中4种致病微生物的多联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