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唐喜云1黄晓红1雷山川2向林3

唐喜云1黄晓红1雷山川2向林3

(1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重庆405200)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皮肤科重庆402160)

(3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脑病科重庆405200)

【摘要】患者李某,女,已婚,28岁,重庆市梁平区某完全小学幼儿教师,因“胸腹部泛发淡红色丘疹7年”来诊,7年间曾辗转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西医予以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中医予以火针、灯火灸法治疗局部皮损,且治疗均无明显收效,影响皮肤美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建议患者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皮肤科病理活检提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此病多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好发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且发病有遗传倾向。笔者就本病例作简要介绍,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起到足够的认识作用,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故报道如下,与同道共勉。

【关键词】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中图分类号】R75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15-01

1.病例资料

患者李某,女,已婚,28岁,重庆市梁平区某完全小学幼儿教师,因“胸腹部泛发淡红色丘疹7年”于2015年8月19日来我中心中医科就诊。患者于7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胸部乳房下缘数个皮疹为米粒至黄豆大的扁平疣状丘疹,圆形或多角形,质地坚硬,淡灰,暗红,以后皮损逐渐增多,扩展至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上缘,也出现类似皮损。予腹部数十个绿豆大淡红色,局部皮肤无瘙痒(见图1),患者自患病以来经常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且缠绵难愈,无其他不适症状。曾在某乡镇医院诊断为“扁平疣”、“扁平苔藓”,并在该某乡镇医院针灸科医生处予以火针及灯火灸法治疗[1](见图1),局部皮肤留有真皮玻璃样变疤痕,同时予以阿昔洛韦乳膏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皮损未明显消退。我科医生考虑患者皮损面积较大,且病程较长,在其他医疗机构治疗均无明显疗效,故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在上级医院皮肤科病检所见:角化过度,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伸长,表皮内棘层可见灶性不典型空泡化细胞,部分细胞核皱缩,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许浸润。诊断意见:组织学表现不典型,结合临床所见,不除外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可能,建议必要时选取典型皮损重取材活检。(见图2)后在该院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一次1片,一日三次,左旋咪唑片一日一片口服,胸腺五肽1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1个月,经过上述治疗后皮损未明显减少,后续随访中。

2.讨论

此病又称泛发性疣病,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疾病,由学者Lewandowsky及Lutz于1922年首先报道该病例,为一种少见的泛发性、多形性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疣皮肤病[2]。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相关的疾病除了皮肤疣与尖锐湿疣外,尚包括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非黑素细胞瘤性皮肤肿瘤等,人类乳头瘤病毒在这些皮肤病中的致病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3]。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性皮肤疾病,其特点是全身泛发性扁平疣及寻常疣样损害,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上部有明显弥漫性细胞空泡样变性。由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早期发病部位局限,皮损主要表现为扁平疣样丘疹,容易与扁平疣、扁平苔藓混淆[4]。本病例患者自患病以来,经常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考虑与机体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与呼吸道分泌型IGA分泌不足有关,分泌型IgA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缺乏时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中,免疫细胞不能识别与清除潜伏感染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角质形成细胞。感染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特异人类乳头瘤病毒后所致患者免疫抑制或是先天免疫缺陷而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特异人类乳头瘤病毒易感目前尚不清楚[5]。由于基层医生对于皮肤病专业知识欠缺,且无病理检查作诊断支撑,故本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极易误诊,进而误治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经济与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唐喜云,灯火灸法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5)26.

[2]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1996(3)17,85-86.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2010(4)22,76-77.

[4]范雪莉,李汉臣.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6)28,371-373.

[5]林孝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9)3,593-595.

作者简介:唐喜云(1986-),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疼痛性疾病,中医皮肤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