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1安娜2赵莹

1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110000

2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科1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4例产褥期发热的孕产妇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褥期发热的治疗效果,快速降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褥期发热;优质护理

产褥期发热多见于产褥病(puerperalmorbidity),即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口温4次,有两次达到或超过38℃[1]。产褥病多由产褥感染引起,也可由急性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急性乳腺炎及产褥中暑等引起。现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产褥期发热的孕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4例产褥期发热的孕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5±1.2)岁,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17例,产褥感染36例,产褥中暑18例。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感染发热患者应每日测量体温4次,高热时每4小时测1次,中暑降温过程中需每隔15~30分钟测量1次体温。

(2)对产褥感染患者,应观察产妇恶露变化(包括量、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腹部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有无下肢持续性疼痛、水肿、局部压痛等;对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应注意乳头有无皲裂、乳汁分泌是否正常、乳头或乳晕及其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血性或脓性分泌物[2]。

(3)对产褥中暑患者,注意观察产妇出汗、尿量及神经反射等。

1.2.2降温护理

(1)环境降温:室内温度宜降至25℃,保持通风、空气清新,撤掉过厚的被褥,解开产妇的衣服,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2)物理降温:鼓励产妇多饮凉开水、凉绿豆汤等;用冰水或75%乙醇等擦洗;在头部、颈项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冷敷;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及皮肤散热。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

(3)药物降温:对重度产褥中暑患者,物理降温的同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首选药物是盐酸氯丙嗪,25~50mg盐酸氯丙嗪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2小时内滴完,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一次,注意监测血压,当血压过低时,应停用盐酸氯丙嗪,遵医嘱改用地塞米松[3]。高热昏迷抽搐的危重患者或物理降温后体温复升者可用冬眠疗法,常用冬眠1号(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半量静脉滴注。

1.2.3治疗配合

(1)产褥感染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促进恶露排出及炎症局限于盆腔,防止感染扩散。

(2)为患者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大量出汗时,及时为其更换床单及衣物。

(3)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根据医嘱输液、用药及给氧。

(4)配合做好脓肿切开引流术、刮宫术、阴道后穹隆穿刺术等术前准备,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应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引流条及敷料。对会阴部感染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02%聚维酮碘溶液擦洗会阴2次,擦洗顺序按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原则,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4]。

(5)积极配合抢救,预防抽搐发生意外损伤,加床栏,备好开口器、压舌板等物品。

2观察指标及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产褥期产妇体温多在正常范围内,产后24小时体温稍升高,一般不超过38℃,可能与产妇过度疲劳有关。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汁不能排出,乳房胀大,体温可升高达38.5℃,称泌乳热(breastfever),一般仅持续4~16小时,即降至正常,上述情况均不属于病态[5]。产褥期发热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口温4次,有两次达到或超过38℃。引起产褥期发热的主要原因为各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引发的产褥感染,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感染途径。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或护理不洁及产妇临产前有性生活等可致外界病原菌进入产道引起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若产妇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时,导致寄生于正常孕妇生殖道的病原体数量、毒力增加时引发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6]。

本研究中两组产褥期发热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中,显效15例(占55.6%),有效11例(占40.7%),无效1例(占3.7%),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其中17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占63.0%),10例满意(占37.0%),护理满意度为100%(27/27);对照组中,显效9例(占33.3%),有效12例(占44.4%),无效6例(占22.2%),治疗总有效率为77.8%(21/27),其中11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占40.7%),8例满意(占29.6%),8例不满意(占29.6%),护理满意度为70.4%(19/27)。研究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褥期发热的治疗效果,快速降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瑞玲.162例产褥期护理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69-370.

[2]包国萍.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6).

[3]马婷婷.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5,(10).

[4]杨城,陈莹,冯扬,黄厚今.孕晚期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干预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8):462.

[5]黄永辉.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产妇康复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14).

[6]杨淑梅,刘淑芸,张龄玉,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