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探讨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叶亚琴

叶亚琴(三门县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710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74-02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病因为多种因素引起,主要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而致高血压。其中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等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严重的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高血压控制对策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降压的主要目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旨在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1扩大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象的范围

1.1全人群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人群、重点为老年人、吸烟饮酒者)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生活中易养成各种影响健康的行为。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使人们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防患于未然,使他们的知、信、行向有利于全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并矫正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防止病程恶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1.3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促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减少和避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1.4加强对目标人群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健康教育通过教育使病人家属、亲朋好友、近邻、医护人员等去影响病人,督促其自觉养成遵医行为,逐步改变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取得良好效果。

2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多样化

2.1在社区和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定期对教育对象进行集体指导,大众传播。

2.2对入院病人进行个别指导,评估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制订具体教育计划,突出重点,目标明确。

2.3行为训练,让病患及家属掌握自测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

3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全面具体

3.1教育对象应掌握高血压的一般知识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及危害因素,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及并发症,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3.2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采用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

3.3情绪稳定,适当选择运动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散步、体操、慢跑、骑自行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

3.4培训自测血压技术,指导观察服降压药物的反应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所出现的头昏、头痛、头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便于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参考数据,便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扩大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象的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及病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达到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发病率和降低血压。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自觉遵从医嘱与治疗方案,保证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