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常丽娜

(金昌市金川区金川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分析。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HAMA、HAMD评分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干预糖尿病患者对其负性情绪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56-01

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损伤,随之机体呈高血糖状态,属于代谢性疾病类型之一,极易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症患者需长时间用药维持血糖水平,病情根治难度极大,故多数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低,其负性情绪会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故本次研究旨在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我辖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0~67岁,均值为(58.91±5.34)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43~65岁,均值为(58.75±5.23)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依据其病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对其作疾病知识教育、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出院后作电话、入户随访等,定期组织相关主题的宣传活动,及时回复患者咨询的问题等方面工作内容。

观察组依据其病情及身心、社会等方面需求予以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安抚其不安的心理状态,逐一解答其各种疑问,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作适宜的思想工作,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及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其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使其明白长期用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家属负性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及其严重性,获得其信任,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用药情况作密切监督[1];(2)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知识宣传活动,为其详细讲解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症状、治疗机理等。告知其常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发放宣传手册,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进一步认识,纠正其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使其能够正面病情与治疗;(3)放松疗法。多鼓励患者作适宜的户外运动,引导并指导患者多听轻音乐、练习太极拳等,以此方式陶冶自己的心情。教会其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以最舒适的姿势作深呼吸、全身分段肌肉训练等,使患者全身心得以充分放松[2]。

1.3效果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得:观察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亦是逐年提高。医学界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高度重视,多种治疗药物与方式被研制出且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效果亦不断提升,但此症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以避免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对其病情进展严格控制或延缓。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比如烦躁或者焦虑、抑郁等,病情持续发展便导致患者合并抑郁症,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大都是依据患者病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基础护理服务,并不注重患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满足,故所获临床护理效果偏低[4]。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其中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是以患者病情及其身心、社会等方面需求展开,在加强各项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并以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及放松疗法使患者对其病情治疗与控制有着更深层的认识,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病情,减轻其各种负性情绪,使其心理状态稳定,得以全身心的放松。结果显示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其心理状态得以明显改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有着积极影响,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多种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闫华真,王晶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5):62-65.

[2]沈爱武.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95-96.

[3]钟晓华,朱照琴.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2):167-169.

[4]李雪玲.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06):93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