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杨浩蒋慧

杨浩蒋慧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急诊外科266033)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实施全切手术的患者有38例,所占比例为79.1%。实施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20.9%。显效24例,所占比例为50%;有效22例,所占比例为45.8%,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4.2%,经再次治疗后均效果显著。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现象或死亡。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患者生存率为100%。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特征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17-02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间叶组织,在消化道间叶肿瘤发生率中占据大部分,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左右。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反胃恶心、吞咽困难等[1]。我院对48例患者实施显微镜外科手术,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患者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2.36±6.59)岁;病程7天~1.9年,平均病程(6.48±3.14)月。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恶心、胃痛、食欲不振等。其中40例患者还出现吞咽困难以及胃肠道出现现象。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患者行CT检查,扫描显示肿瘤出现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部分肿瘤出现高密度钙化病灶。对肿瘤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均匀的强化现象,同时发现其出现瘤周水肿现象,且不能与肿瘤浸润进行清晰分辨。

患者行MRI检查,患者经检查均呈现出现T1、T2信号均为长信号,对其进行增强扫描后,均出现不均匀强化现象,部分瘤病灶出现实性表现。

1.2.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在CT或MRI引导下实施显微镜手术。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2]。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间质瘤病灶完全消失;有效:间质瘤缩小至原先的50%及以下。无效:间质瘤缩小范围为原先的25%~50%之间。

2结果

患者中有46例患者经过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析均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剩余2例患者术前诊断中诊断失误,经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实施全切手术的患者有38例,所占比例为79.1%。实施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20.9%。显效24例,所占比例为50%;有效22例,所占比例为45.8%,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4.2%,经再次治疗后均效果显著。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现象或死亡。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患者生存率为100%。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为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中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等显著特点,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病症之一。虽然胃肠道间质瘤所占比例仅为胃肠道肿瘤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形态复杂,种类繁多,因此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3]。特别是过去临床诊断中,由于病理学技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患者极易被误诊成神经源性肿瘤或是平滑肌源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并发现大多数CD34阳性或c-kit阳性类似Caja1间叶性肿瘤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神经源性肿瘤或平滑肌源性肿瘤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由于多数肿瘤与正常组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高倍显微镜下,可充分观察到其与正常组织的显著差异,并分辨出其边界。且在显微放大的同时,保证照明充足,特别是多数肿瘤出现瘤周水肿现象,对于全切或部分切除来说更加容易。在切除后对其迅速进行冻结活检,从而有效确定切除部位是否存在残留肿瘤,可保证肿瘤切除完整,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或死亡率,促使患者生存期延长,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过程中还可有效借助超声波、消化道钡餐等,但因其诊断多为疑似诊断,因此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误诊率,而显微镜则可以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使病情得到明确诊断,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总之在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应充分应用CT、MRI治疗,并积极采取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以便充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芳.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8(4):152-153.

[2]郭京,祖国,王忠裕.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87-89.

[3]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2013,18(11):1025-1026.

[4]张玉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5(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