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脱敏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11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脱敏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玲1滕新芳2

王玲1滕新芳2

(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五官科830011)

(2乌鲁木齐市中医院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运用脱敏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1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运用脱敏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包括常规脱敏治疗和维持脱敏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临床护理,具体内容为:加强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发病机制等的了解,耐心的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脱敏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后,约86%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结论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运用脱敏治疗后强化护理与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复发现象,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变态反应鼻炎脱敏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285-02

全球患有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数量约为10%~25%,而且患病数量在不断的上升。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鼻部和全身不适症状明显,如果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就容易出现哮喘等并发症。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接触了如动物皮毛、尘螨、花粉、蟑螂、霉菌等过敏原[1]。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1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对其实施脱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1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其中86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年龄在7~57岁之间,平均为35.6岁;患者的患病时间在10个月~19年之间;过去均实施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症状;最多见的合并症状:鼻窦炎,失眠,中耳炎,鼻出血等。

1.2脱敏治疗

在实施脱敏治疗前应首先进行过敏原试验,也就是说将过敏原制成浸液,对患者实施皮内注射,15~20min后对局部进行观察。如局部出现红、痒等症状,则为过敏,如患者有过敏现象对其进行脱敏治疗。首先对脱敏方案进行制定,按照维持脱敏和常规脱敏两个步骤进行。药物浓度应从低浓度开始,随后增加10倍的剂量,在进入一个新的疗程。直到增加到1~100后就保持剂量。(1)常规脱敏疗法:依据所需要的浓度,将已经确定的变应原配置在溶媒中,10次为一个疗程,按照规律每周注射2次,首次为0.1ml剂量,之后按照0.1ml的比例增加,直到增加到1ml的剂量。(2)维持脱敏疗法:当脱敏注射液达到1~100的最高浓度时,就可进行维持脱敏治疗。可实施如下的具体方法: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0.5ml,当稳定病情后,可将注射次数适当降低,直到治疗结束。经过治疗后,患者头痛、鼻塞、流鼻涕等相关症状均有所缓解。

2结果

通过脱敏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后,所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好转,其中28例明显改善,70例有效,16例无效,约86%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

3讨论

变态反应也称为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应答某一些抗原后,当再次受到的刺激来自相同抗原时,出现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2]。变态反应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I、II、III、IV型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会发生在耳鼻喉科、皮肤科和呼吸科等多个科室,过敏性鼻炎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3],常见于耳鼻喉科室。的过敏性鼻炎属于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并关联着副交感神经亢进,可造成肥大的鼻甲,及鼻粘膜充血水肿肥厚、鼻息肉以及鼻窦炎等。

需要对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因这类患者常常出现由数个到数十个不等的阵发性喷嚏,鼻塞(可为间接性,也可为持续性),大量清水样涕,头闷痛,嗅觉减退等一系列表现,严重者对睡眠造成影响,降低日常工作效率,对儿童记忆力造成严重影响[4]。影响患者的娱乐及社交活动,使患者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患者需要自行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并加强外界的行心理疏导工作。我院需要3年的时间来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所以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及精神上会出现一系列改变,要注意观察,尽量缓解其心理障碍,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在对患者注射药物前,要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操作,对药剂的透明度、沉着物以及颜色等,密切进行观察[5]。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一定要在注射前准备好出现记性过敏反应的抢救器械和药物,对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做出保障。若患者的年龄较小,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服务态度,使其恐惧心理得到有效缓解,实现治疗的最终目的。在诊治的过程中,若有局部反应出现,需要与患者及时的进行沟通,讲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同时局部实施物理治疗。并选择恰当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预防宣教工作,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增,这样才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嘱咐患者尽量远离过敏原。

现今,全球开始不断增加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数量,我国有种类不同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人口约有30%,而且有24%的患者同时患有至少两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种类较多,病因也相对复杂,长时间以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一直视医疗领域研究的难点[6]。从现状分析,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的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使其远离过敏原,降低发病几率。

综上所述,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运用脱敏治疗后强化护理与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复发现象,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吴嗣杰,桂水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4(23):845-846.

[2]陈葆莉.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心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7(17):441-442.

[3]龙红兵,覃继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10(36):218-219.

[4]李明华,王仕贤,何冬梅.变应性鼻炎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32(14):64-65.

[5]郝丽萍,薄涛,鲁晶.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与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09,24(04):673-673.

[6]赵琦,常海霞.护理干预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36(16):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