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兰丽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兰丽丽

兰丽丽

兰丽丽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手术室1374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血压状态,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67-0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上升为特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极易出现心脏、脑血管及肾脏等器质性病变,或者产生功能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导致老年高血压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老年高血压有其独特的发病情况,具有血液波动较大,治愈率难度大,病程较长等特点。有学者认为[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情绪,对控制血压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本组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5±4.6)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5.6±0.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6例,高中至大专28例,本科及以上8例;纳入标准: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无法交流者;合并肢体残疾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特效药,同时,高血压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需要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其保持心理平衡,过于激动、压抑,都可能会导致血压水平波动。指导患者自我情绪调整方式,缓解精神压力,起到预防紧张、情绪激动等带来的刺激。

1.2.2饮食护理

根据科学的高血压饮食原则,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进食低热量、低脂肪食物,少食多餐,选择含维生素、蛋白质较高的食物,确保充足的摄入镁、钙、钾等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肠道畅通。

1.2.3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做适当有氧运动,可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经过打太极、慢跑等运动方式,促进机体加速代谢循环。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量,预防过于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制定个体化的作息表,保持劳逸结合。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全部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x-±s)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为环境因素、基因等原因引发的慢性疾病,已经证实,其发生与周围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相关[3]。高血压若未及时控制,则可能并发心、脑、肾、眼等气管损伤,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4]。早期症状不明显,充足休息后,症状会随之消失,在过度疲劳、激动后,血压会快速上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血压较高。根据其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5]。

本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优质护理过程可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有效的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指导患者遵循适当的饮食及运动管理,均可起到控制血压水平作用。

综合上述,高血压实施优质护理的安全性高,能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减轻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2]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56-2958.

[3]刘冬梅,杜茜倩,李胜玲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62(1):77-80.

[4]张积慧,杜莉萍,叶绿等.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14-16.

[5]刘乾惠,刁晓兰,周锡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