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何建高

何建高(南充市嘉陵区龙泉小学四川南充637000)

怎样才能提高一堂课的课堂效率呢?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探讨了很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我们做老师的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课堂效率,是在体现课堂互动性、探索性等一系列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它的实用性,在务实的基础上要高质量、有大收获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综合以上的种种,我认为: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标准?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

2.精心备课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功夫用在课外,还要求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此,老师要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博采众家之长,只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这也就是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教师有了本门学科的更加深厚宽广的知识,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达到运用自如地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提取”给学生,真正做到开发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我认为一节课中的“黄金分割点”——约在一节课的25分钟,由此向前后适当扩展,可以推算出一堂课中的最佳教学时间大至在10—35分钟。因此应把握好这段时间,教学的主要任务,重、难点,应力争在此间解决,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要做到有讲有练,讲练结合(教师的讲要精,确实起到“点拔”的作用)。学生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完成,当堂练习,当堂订正,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巩固效果。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强化与行为之间间隔越短,学习效果越佳,因此,当堂解决问题,不留或少留“后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重要手段。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入、展开、延伸的,这样的弊端是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局外人,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质疑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同时,还指点发问的途径,告诉学生提问可抓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等。如何才能科学地组织问题呢?首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太简单的内容自不必说,但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白白浪费掉很多思考或讨论时间也于事无补。可见,设计的课堂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提问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

5.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教学也应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体验”与“共享”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行为动词。坚持新型的师生观——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教师的人格与信任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驱力。新课程中的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这就是说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只有民主平等,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对话交流。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因素是很多的,这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