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7例临床诊治护理研究何宝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7例临床诊治护理研究何宝库

何宝库

何宝库(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医院1556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与痊愈出院率分别为23.7%与78.9%,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与痊愈出院率分别为10.3%与94.9%,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与痊愈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专项护理,可以让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康复条件。

【关键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诊治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36-0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十分严重的炎症却没有解释现象,这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独立的病症,通常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1]。而在诊治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身体恢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我院对接受诊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了专项护理的内容,让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康复条件,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8岁到74岁,平均年龄(58.6±6.7)岁,发病时间(3.5±0.7)天;观察组患者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0岁到80岁,平均年龄(60.3±7.1)岁,发病时间(3.7±0.4)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医生指导下的静脉推注、静脉滴注、口服引导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等[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专项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专项护理,让患者的康复环境完全消毒,减小感染发生的几率。同时,帮助患者保持身体的清洁,避免出现细菌在患者伤口的感染。为了防止呼吸道感染,应该让患者注意不要感冒,不要使用不洁净的食物。对于易出现感染的患者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其次,对患者进行机体恢复的专项护理。让患者保持饮食与生活习惯的科学健康,为机体功能恢复提供基础。并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让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心态,更好地帮助其身体机能的恢复。最后,对存在着其他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要在护理过程中考虑到其他病变器官所受到的影响,制定有利于患者整体生理指标恢复的护理方案。

统计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包括了皮肤感染、伤口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等。并对患者痊愈出院的病例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技术资料的比较通过卡方来进行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患者的临床统计比较发现,对照组38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感染率为23.7%,有30例痊愈,痊愈出院率为78.9%;观察组39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感染率为10.3%,有37例痊愈,痊愈出院率为94.9%。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痊愈出院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两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与

痊愈出院情况比较

组别及例数术后感染痊愈出院情况

发生/例发生率/%痊愈/例痊愈率/%

对照组38例923.73078.9

观察组39例410.33794.9

3讨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类型,虽然说没有结石存在,但患者的炎症却非常严重。该疾病的出现与患者的自身原有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说恶性肿瘤、糖尿病、心律不齐以及脑卒中等等,都会造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出现。另外,如果患者近期经历过外科手术或者发生过其他器官上的炎症,也可能留下未治愈的炎症,造成较为严重的胆囊炎[3]。而从患者的生理变化角度来进行分析,造成该疾病的因素主要包括了胆汁淤积、黏膜缺血、内源性凝血因子激活以及细菌感染等等,同时也可能是这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疾病。由于该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除了在诊治过程中需要专项对待以外,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专项的护理措施,常规的护理手段往往并不能满足让患者的身体机能康复的需求[4]。

在本研究中,对接受诊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专项护理,让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恢复。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接受专项护理的患者术后感染率仅为10.3%,远低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有94.9的患者在经过恢复后痊愈出院,和为进行专项护理的患者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患者在接受了专项护理措施之后,术后感染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更加良好。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专项护理,可以让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康复条件。在专项护理措施的影响下,患者的术后感染几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身体恢复条件更好,该护理措施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姜伟峰.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46-247.

[2]高君.丁雪梅.柯山等.院外发病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68-1670.

[3]秦诚.陈延林.何德云等.腹腔镜胃肠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1):1176-1178.

[4]张芬芳.包玲君.范慧慧等.创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1例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09(9):7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