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37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37例临床观察

唐兆春张春峰付红梅刘玉龙

唐兆春张春峰付红梅刘玉龙(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中图分类号】R52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121-01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方法治疗的37例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手术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沉均恢复正常,植骨界面骨性融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1.5°;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

【关键词】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

脊柱结核是全身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全身骨结核的47%。脊柱结核可引起脊柱畸形及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引起瘫痪致残。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腰椎结核的外科治疗已从传统的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趋向于一次性清除病灶、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我科从2005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腰椎结核3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9~66岁,平均38.1±2.2岁。病程3.5个月~6.5年,平均12.1±3.4个月。病灶累及l~2个椎体31例,≥3个椎体6例。病变部位:L1-431例,L5-S16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4例,D级9例,E级19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热、盗汗、消瘦及腰背部疼痛。ESR:25~100mm/h。患者均行X光片、CT及MRI等检查诊断。

1.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腰下部垫枕。作下腹部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显露出腰大肌、输尿管、椎体外缘及血管。沿腰大肌方向先行穿刺证实后,将脓肿壁切开一小口,吸出脓液。用刮匙刮除脓腔的肉芽组织、干酪样物及坏死组织等。暴露病变的椎体,彻底清除椎体内之死骨、肉芽组织及病变的椎间盘组织。应用椎体前路内固定器械在邻近正常的椎体上作椎体前方撑开,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体生理曲度及高度。测量椎体间距离,取髂骨块,嵌入椎体骨缺损处。本组采用Z-Plate型钛板内固定24例,CDH钉棒系统内固定13例。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病灶内置入SM1.0g,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2结果

37例手术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中出血量400~1100ml,无大出血、神经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沉均恢复正常,植骨界面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5~8个月,平均3.3±1.6个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1.5°;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神经功能改善,Frankel分级B级4例中有3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C级4例中2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D级9例中8例恢复至E级。

3讨论

在脊柱结核的早期阶段,患者病变累及部位局限,骨破坏轻微,可采用保守治疗。但随着病情发展,脊柱结核常导致椎体的塌陷而破坏脊柱前柱的稳定性,形成椎前或椎旁脓肿,从而导致脊髓受压和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1],此时,保守治疗已不能完全解除脊髓受压和脊柱后凸畸形,需要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灶,防止或减轻脊柱病理性骨折和畸形,解除脊髓、马尾神经受压,恢复和重建脊柱的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腰椎椎体选择恰当内固定。

由于腰椎结核通常侵犯椎体,因此腰椎结核的治疗大多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术。研究表明,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脊柱前路内固定术是有益的。冯大雄[2]等报道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取得了良好的治愈率;叶永平等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21例采用钛网植骨,16例应用肋骨或三面皮质髂骨植骨后行前路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代学俊等[2]认为前路手术显露清楚,可以完全清除死骨、脓液和干酪样坏死组织,直接彻底去除病灶,抑制病情的发展;椎体间植骨更接近脊柱正常的三柱结构,融合更合理,固定效果更确切。本组资料使用的内固定材料设计合理,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工具简单、实用、安全、操作方便,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撑开、加压的功能,既能纠正后凸畸形,又能对植骨块加压。局限性在于创伤较大;对有脊拄后拄损伤病例,放置Z-Plate钢板有一定难度。本组病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三面皮质髂骨植骨,Z-Plate型钛板和CDH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37例患者伤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临床症状、血沉均获得改善或正常,脊柱后凸畸形获得纠正,神经功能改善,说明手术能较快地解除病灶对脊髓神经的压迫,解决脊柱畸形,且手术操作简便,无大出血、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文俊,刘君,邓泽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7(3):15-16.

[2]冯大雄.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J].实用骨科杂志,2003,7(5):4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