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红”色词族的崇拜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汉语“红”色词族的崇拜文化

周梅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汉语“红”色词族文化蕴含的分析对于进一步研究汉语“红色”词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汉语“红色”词族的崇拜文化。

关键词:汉语红色词族火崇拜日崇拜血崇拜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言要素中的词汇和语义反映特定的民族文化,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蕴涵。

颜色的存在是客观的,颜色词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色彩的概括的表达。在各民族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文化蕴涵,这是由各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等的不同决定的。

汉民族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人们习惯用“红”色来描绘一些事物和现象,喜欢用红色来传达一些特有的象征意义。汉语“红”色词族作为颜色词中很特殊的一类,对其进行文化蕴涵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汉民族文化的精深博大和渊源流长。

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颜色崇拜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个民族崇尚什么颜色,禁忌什么颜色,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汉民族的“尚红”是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相关的。作为崇拜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汉民族对红色的崇拜是从自然崇拜开始的。下面就从汉民族的火崇拜、日崇拜和血崇拜三个方面来讨论汉语“红”色词族的崇拜文化。

一、汉语“红”色词族与火崇拜

在人类历史上,钻木取火使人类的社会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步入了食熟身暖的文明时代。因为火的创造和发明使得人类对火这种自然现象产生了崇拜。在汉民族的意识中,火是神圣的,是一种神灵或者是一种神灵掌管着、支配着的。中国传统中最早的火神是祝融和阏伯,又尊为火祖,还有汉民族中的炎帝称为火师,以火为象征。

汉民族“把火视为圣洁的象征,认为它具有某种驱邪逐魔,消灾去污的能力。在夜间走路时,常常点起火把来。一些节日里也都点燃篝火、灯笼、火把,燃放焰火、爆竹等用以驱赶病魔、鬼祟、邪气。”对于火的崇拜是人们对火的这种神圣的威慑力的认同和尊崇。

汉民族对火的崇拜,表现在其“红”色词族中就有很多与火有关的词语。比如:红火、红火火、火红、红似火、红焰焰、红闪闪、红得像火、红得烫手等等。从汉语“红”色词族的火崇拜文化中,可以看到汉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二、汉语“红”色词族与日崇拜

太阳东升西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是源于其火红的色彩、耀眼的光明、炙人的高温给人的一种神秘感和威慑力。日神崇拜是人类最早的自然崇拜之一,其影响也最深远。在汉民族文化中祭祀东君,也就是日神,在西方称为太阳神。由于日神的庇佑作用,所以人们用太阳来驱邪避灾。据说旧时南方民间宅院,在正对厅门的屋顶上要安一个很大的太阳形。这是要借太阳的光辉来驱邪鬼。有了这个太阳形,鬼祟便不敢再进宅院了。对于日的崇拜是人们渴求温暖和光明的安宁,幸福生活的一种祈求。

汉民族对日的崇拜表现在其“红”色词族中也有不少和“日”、“光”等相关的词语,例如:红日、红日三竿、红日东升、夕阳红、红光、红光闪闪等等。在这些与日崇拜有关的“红”色词族中凝聚了颜色词古老的深邃的文化蕴涵。

三、汉语“红”色词族与血崇拜

血是人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血液的流失等都会让人们感到惊恐不安,还因为血液是红色的,红色给人以最鲜明的刺激,这种刺激使得人们对血液产生崇拜。阴法鲁认为,远古先民认为血是人的精华,同时它具有一种魔力,人类对血的崇拜,认为血可以辟邪,也可以致邪。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先民设坛盟誓时要献牲血,交拜起誓时都要歃血为盟。由此可见,血液在人们的观念当中是可以避邪的。在对红色的定义中都有用血液来作比的说法。血液是红色的,红色成为血液的象征。汉民族在本命年的时候要穿红色,也是由血液崇拜发展来的,人们以穿红以求辟邪免灾,借此祈求平安、顺利、健康。

汉民族对血液的崇拜,表现在汉语“红”色词族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如,血红、鸡血红、鲜血红、红得像血、红似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红色等,“红”色词族中的有关血液的词语表现了人们对血液崇拜的传统文化观念,是崇拜文化中最鲜明的表现之一。

火、日和血的颜色都是“红”色的,都是最鲜明的颜色。只是红的程度不同而已,人们对火、日和血的崇拜,慢慢影响到对“红色”的崇拜。红色从自然崇拜的避邪免灾的象征意义外,又不断衍化出之后的各种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汉民族文化中以红为尊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