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方法

李志鹏

李志鹏陕西省洛南县石坡中学726104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64-02

兴趣和爱好,是人们成功认识事物由强制被动变为自觉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融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利用新教材中设置的“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推心置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带着深厚的爱生激情,选准知识兴趣爆发点,融会贯通,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二、化学生活化,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为新的兴趣增长点,培养学生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把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豆腐为什么不可与菠菜一起煮?为什么在菜要出锅时才加盐?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怎样防止食盐潮解?怎样轻松清除水垢?为什么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不仅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爱好。例如学生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再比如到一个新地方,刚开始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实也和化学有关,这是因为各地水的硬度高低差异较大,高硬度水中的Ca、Mg等金属物质和S、O结合,会扰乱人体的胃肠功能,如果适应不了,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腹胀、腹泻等。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就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学生的爱好。

三、加强实验教学,以亲力亲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实验报告。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一方面开展化学讲座,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

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一场化学晚会等.为了搞好课外活动,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如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化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参观工厂,参加化学晚会的筹备、演出,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化学实验,可以满足因实验器材不全而导致实验不能进行的现象,一些危险性比较强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方法进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自学辅导法、质问答疑法、对比讨论法、边讲边实验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比题海战术好得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讨论展示,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实践证明,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的激发和培养是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措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