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王彦成

明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绥化市1517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详细分析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儿经治疗之后,其间81例痊愈,治愈率92.04%;治疗时间均是5-1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8天。结论:所有患儿经治疗后,通气功能改善,且呼吸平稳。

【关键词】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33-01

支气管肺炎属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也称之为小叶性肺炎,该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患儿临床主要表征为发热、咳嗽等症,发病机制和患儿生理特征、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都密切相关,诱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是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色假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因素,更与小儿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抵抗力差等问题密不可分。临床上多用抗病毒、抗感染且辅助雾化吸收等综合治疗方式,此类治疗方式前期治疗效果良好,不过患儿体征及症状消失缓慢,此病也极易引发患儿继发性腹泻,阻碍患儿痛苦缓解,抑制患儿营养吸收,影响患儿身体发展。近年来,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病率及其并发症逐年上升,及时诊断且有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小儿的生命健康及安全。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详细分析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资料,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8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患儿中,男女患儿的人数依次为49例和39例,年龄1个月一4.5岁,平均年龄2.3岁。88例患儿均有高热、干湿哆音、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症状,且血象白细胞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均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后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病症诊断标准均与小儿支气管肺炎规定的诊断标准和鉴别标准相符合。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治疗:为患儿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患儿睡眠质量,同时,休息室内空气应该新鲜、清洁,若是在春冬时期,要注意保暖,以免患儿受到寒冷因素刺激,加重病情;若是患儿呼吸气促,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口唇和指甲呈现为青紫色时,应该及时给予患儿吸氧,以免发生窒息;若是患儿咳嗽不止,情绪烦躁不安,可以适当给予少量的镇静剂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高热、呼吸急促的患儿,体内丢失水分较多,应该给予适量的补液进行降温治疗,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可以根据患儿实际病况,适当给予牛乳、果汁等流质食物,维持患儿体内新陈代谢。同时,根据患儿的咳嗽状况,给予适当的止咳平喘药物进行治疗,给予雾化吸收治疗,帮助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

1.2.2病原治疗:根据患儿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疗法:抗生素疗法多用于细菌性肺炎,或者是疑似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者,选择抗生素时要深层考虑患儿病情轻重、病原类型、给药途径。患儿病原体不明确时,症状较轻时则选用青霉素肌注,或者是口服磺胺类药物;症状较重时则应选用两种抗生素结合应用,静脉给药;疑似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应首选青霉素;金葡菌肝炎应选择新型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大肠杆菌细菌肝炎应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抗病毒治疗:临床多用三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多种RNA、DNA病毒,以10m/kg的计量进行肌注,或者行静脉滴注,腺病毒可有效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干扰素可活化NK细胞,巨噬细胞,抑制细胞中病毒复制,从而抑制人α-干扰素增加,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肺炎进一步发展,雾化吸入效果安全、可靠、起效快,可早期使用。聚肌胞干扰素诱导剂可充分加强患儿身体抵抗力,以剂量2ml肌注。对症治疗:氧气疗法多用于鼻前庭导管连续吸氧,通过湿化氧气流量。患儿严重缺氧而呼吸衰竭时,务必及时使用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或者是连续正压给氧,以便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1.3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患儿在接受5天内,高热症状消失,咳嗽、气促以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或者部分消失,肺部湿哆音明显减弱,且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部位部分消失。无效:治疗7天后,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变化,X线胸片检查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总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二者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t检验。

2.结果

88例患儿经治疗之后,其间81例痊愈,治愈率92.04%;治疗时间均是5-1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8天。

3讨论

支气管肺炎作为临床上小儿肺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与患儿的生理特点和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支气管肺炎所引发的高热、呼吸急促、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上述症状会导致患儿出现缺氧症状,导致酸中毒的发生,高热和呼吸急促会带走患儿体内大部分水分,导致患儿体内水代谢失衡,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同时该病易引发继发性腹泻,会带走患儿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患上营养摄人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患儿预后改善,也会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此病症患者应给予综合措施,积极控制患者感染,按照不同病原体而选择敏感抗生素,尽早采用联合足量且足疗程用药,重症患者应给予静脉给药。严格明确细菌感染,加强患者气道管理,从而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合理用氧以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有效纠正水及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尽量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年龄1个月一4.5岁,平均年龄2.3岁。均有高热、干湿哆音、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症状,且血象白细胞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均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后确诊为支气管肺炎。详细分析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资料。结果显示,88例患儿经治疗之后,其间81例痊愈。所有患儿经治疗后,通气功能改善,且呼吸平稳。

参考文献:

[1]周文元.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5(8):1637-1638.

[2]王红华.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2014,8(22):205-206.

[3]陈希学.两种方法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7(8):36一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