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体会吕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体会吕娜

吕娜

(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医务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药物的选择及具体用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临床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止血,治愈率93.33%,总有效率100%。结论:对于明确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后,止血治疗,调节月经周期,恢复排卵功能。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注意营养,增进体质,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同时治疗贫血,防止感染。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20-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出血量过多、出血时间过长和间隔时间过短。是指月经的调节功能失常而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1]。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体会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组收治的30例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16~28岁,平均22±2.5岁;病程3~6个月,平均3.5±2.5个月。均有贫血,Hb65g/L~100g/L,平均90g/L。

1.2方法

1.2.1孕激素止血(1)炔诺酮(妇康片)止血效果好,但用药期间对肝功能影响较大。用法:5mg,1次/8h,流血应在3d内停止。随后减量,每3d减少1/3药量,直至维持在2.5~5mg/d,到止血后20d左右停药。同时可加用少量雌激素。如果出血量非常多,开始可用5~l0mg,1次/3h,共2~3次,然后改用1次/8h。(2)甲羟孕酮:对内膜作用略逊于炔诺酮,不良反应亦较轻,对肝功能影响小。用法:6~10mg,1次/8h,出血较多可用10mg,1次/3h,共2~3次后改用1次/8h。递减法同炔诺酮,维持量4~6mg/d。若出现突破性出血可加服炔雌醇0.005mg或己烯雌酚0.125mg,1次/d。

1.2.2调节周期法一般采用性激素引起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和按时撤退出血,特别是用雌、孕激素顺序疗法可使内膜有类似正常月经周期的变化。

(1)全周期疗法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较适用于青春期或生育年龄卵巢功能低落、子宫偏小者。己烯雌酚lmg/d,炔雌醇05mg/d,妊马雌酮0.625mg/d,共20~22d,在最后10d加服甲羟孕酮8~10mg/d或在最后5~7d加黄体酮10mg/d,肌内注射。

雌、孕激素合并疗法:适用于生育年龄,雌激素水平偏高,子宫内膜较厚以及子宫较饱满者。复方炔诺酮片(I号避孕片),复方甲地孕酮片(Ⅱ号避孕片),妈富隆等全量或半量,每晚1片,共22d。

(2)后半周期一短期疗法:主要是利用孕激素作用于体内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增生期子宫内膜,在雌孕激素影响下出现撤退性出血,调节本月月经周期。

雌、孕激素合剂:己烯雌酚0.5~1mg/d或妊马雌酮(结合雌激素)0.625~1.25mg/d加甲羟孕酮8~10mg/d或炔诺酮(妇康片)5mg/d,自月经第16~18天开始口服,共10d。

雌、孕、雄激素合剂:己烯雌酚0.5~lmg/d或妊马雌酮(结合雌激素)0.625~1.25mg/d加甲羟孕酮8~10mg/d,再加甲睾酮(甲基睾丸素)5mg/d,自月经第16~18天开始口服,共10d。甲睾酮舌下含服[2]。

孕激素:月经周期第16~18天开始口服甲羟孕酮8~10mg/d,共10d。

针剂:黄体酮10mg/d肌内注射,共5~7d;复方黄体酮每日肌内注射1次,共5~7d;三合激素,每日肌内注射1支,共3~5d。

1.2.4促排卵法一般用在月经周期已基本得到控制后,目的为恢复排卵功能。

1.2.5排卵型功血正常排卵型月经过多,一般具有雌激素偏高的现象。可选用以下方法:对抗雌激素药,丙酸睾酮25mg/d,肌内注射,用3d;月经太多时可50mg/d肌内注射;甲睾酮5mg,2次/d,舌下含服。可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及抗纤溶制剂,用法及用量同无排卵型功血。宫缩药如缩宫素10~20U肌内注射或加入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麦角新碱0.1~0.2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3]。

黄体功能不健全的治疗时采用甲羟孕酮4mg口服,2次/d,共l0d,于基础体温上升的第2~3天开始口服;绒促性素;基础体温上升第2天开始,500~1000U,肌内注射,隔日1次,共4~5次。黄体萎缩不全者月经周期的第22~26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mg/d,共5d;月经周期17~26d,口服甲羟孕酮10~12mg/d,共l0d。连续3~4个周期后停药。

1.3疗效标准

诊疗5~7天为一疗程,统计疗效。治愈:出血停止;好转:出血明显减少;无效:出血无明显减少或出血减少但有反复。

2.结果

30例患者均临床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止血,完全止血时间为10~70小时,平均20±3.5小时。其中治愈28例,治愈率93.33%,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正常月经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大脑皮质控制下丘脑的功能。任何因素干扰了此系统的完整性,均可导致出血。青春期无排卵功血的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异常[4]。生育年龄功血起因比较复杂,该年龄段妇女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已建立,一般有排卵,但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间比例失调或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异常,表现为卵泡期卵泡刺激素FSH降低,排卵期FSH和LH分泌失常,比例失调,影响卵泡的成熟过程,继而影响黄体的功能,造成黄体发育不全或黄体萎缩不全;或因卵巢激素分泌失调或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反应异常,致使子宫内膜发育异常,月经失去正常规律。

在诊断上,对所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首先排除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出血,以识别与功血合并的器质性病灶。青春期少女需要以恢复排卵功能作为治愈的标志。在无排卵情况下,复发机会多,因此在调节周期后,应在排卵功能恢复后才能称为痊愈,并做长期随访。生育年龄功血病人多数患排卵型功血,应先予刮宫,刮宫后适当地调节黄体功能或补充孕激素.无排卵者,如有生育要求,可用促排卵药。

【参考文献】

[1]顾美姣.现代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45-1149.

[2]孙爱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性激素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9):650.

[3]徐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4):199.

[4]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