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与可迁移技能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与可迁移技能培养

李博雅

李博雅/吉林工商学院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加速,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毕业生就业能专业对口也只是小众,人的职业理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旦固化下来就很少改变,这种改变的进程也在缩短。而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能力。专家研究人们在学校所学知识能够用于工作当中的不过是占所学知识的10-15%,工作中可迁移技能的运用越来越重要,这种职业的迁移技能的要求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职业迁移技能,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突出素质本位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可迁移技能;培养

一、可迁移技能及种类

所谓可迁移技能,指的是主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获得和不断得到改善的技能。它们适应性很强,并且在许多领域里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增强。

赫伍德·斐格勒(HowardFigler)作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职业专家,在1988年对可迁移技能进行了十类划分,并对这些技能在职业竞争中的作用作了高度的评价。

这十种技能分别是:

1.预算管理。2.督导他人。3.公共关系。4.应对最后期限的压力。5.磋商和仲裁。6.公共演讲。7.公共评论协作。8.组织、管理、调整能力。9.与他人面谈的技巧和能力。10.教学和教导能力。

一个人可迁移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往往都是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社会活动中,而不是在课堂上,这就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培育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自我对迁移能力培养的主动性。

二、创新提供更广阔有效的舞台,广泛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训练舞台是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主要的是学生会系统和共青团系统和日常管理系统。学生会系统从学校组织到学院组织,甚至到年级分会组织,最后部分的延伸到学生班级班委,有些将班长纳入学生会扩大会议之中。这一系统包容了传统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设有学习部、体育部、生活部、文娱部、宣传部。有的还增设有专门的女工部、少数民族事务部等。在过去长期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主要的是参照政府体制设置和运行的,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兴趣日益多元的现状下,它的可覆盖面在不断缩小。

共青团系统则设有学校一级的专职指导机构,并设立主要由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参与的党务类部门,如宣传部、组织部、调研部等机构,完成团员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学院一级设有分团委或者团总支,也多由专职人员负责,带领学生组成相应部门落实上一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在班级设有团支部,个别的在宿舍楼或者宿舍设了更基层的管理机构。但是由于这类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专职人员,它的职能也相对比较固定,为学生提供的锻炼也比较有限。更何况,高等学校内由于青年群体和团员群众的高度重合,冲淡了团作为青年中优秀分子的组织的地位,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下的工作压力,有不少地方,团的活动和阵地与其它学生组织的阵地界限非常模糊,也影响到了这一组织可能提供的训练机会的完善和增加。

日常管理系统则更加是一个以专职人员为主的工作系统,往往从学校一级的学生事务部门到学院一级的相应组织,再到专职的以年级为工作对象的辅导员队伍和以班级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班主任队伍。最下才延伸到班委会组织。除了班委会组织之外只有数量有限的事务性岗位提供给学生进行范围比较窄的一些锻炼。从这三个方面而言,都更多的是一个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分支机构,而不主要是能力锻炼的舞台。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学生社团风起云涌,一般高校均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之多,比较活跃的也往往十个以上。吸引了大批的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参与进去。自主地开发活动,制定章程,奖惩宣传,几乎完成了所有可能的训练任务。并且由于其灵活的组织方式,专门的理想目标,几乎涉及到前述所有的可迁移技能的方方面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共青团中央正式将社团组织纳入视野,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在共青团的旗帜下,从理论层面将社团和传统的学生会组织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支柱,社团组织得到了较之以往而言比较迅捷的发展。

但是,就现状而言,社团的发展的覆盖面不够广,并且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重视。

三、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社团组织和管理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存在许多显见的问题。

其一是自生自灭,往往因一人而兴,因一人而衰,缺乏连续性,总是在低层次上重复,对培养学生某一领域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可依赖性。

其二是缺乏指导。由于缺乏专门的指导,其活动质量和成果往往都远低于预期,一定程度上给参与者造成负面影响和阴影感受。而缺乏指导,主要是总体宏观政策上缺乏对专业教师在指导方面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将社会工作内容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中去,教师对此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实际上,长远讲这种学生与教师专业性亲密接触机会的丧失,对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其三是缺乏必要的财物支持。这一内容更多的是教育组织整体上对可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所导致v的。

、对高校可迁移能力培养的建议

其一:就业应当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显性目标。与此相对应的隐性目标早已得到了共识,那就是学校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建设者的地方。但是,在较长一个时期我们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一隐性的目标背后的那个可以更多一点量化的显性目标。如果能够认同这一显性目标,那么就会带动一系列的教育变革,相应的人财物资源配置也会相应调查。前述问题会迎刃而解。

其二: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任务,其基本目标是指导学生树立个人生涯规划意识。在就业问题上高校的主要职能发挥空间无疑是主要在校内,除了必要的对各自学校办学历史形成的市场资源进行有力整合之外,中心工作是就业指导,通过全面、全程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树立个人生涯规划的强烈意识,把个人成长与个人潜质认识与开发和社会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是长远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

其三:加强个人生涯规划意识的教育,诱发学生个体可迁移能力培养的强烈需求。这种自下而上的强烈需求必将全面的推动以社团为核心的学生课外训练舞台的规范和发展。这是可以预期的内容,必将水到渠成。

而一旦走完了这三步,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就解决了根本的制约问题剩下的是具体工作的创新和完善,这一过程仍将持续比较长的发展时期,但是它肯定远比今天的局面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