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议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邓平

年年岁岁都高考,岁岁年年题不同。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三分天下,多年销声匿迹的命题作文和新型的命题加提示语作文,亦“重返舞台,再展风采”,特别是2009年高考作文当中,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写作要求。在这里,笔者对2009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词语式命题作文

由于词语式命题作文是一个词或者是一个概念。所以在审题时常采取组词造句法。先确定这个词是抽象的词语还是形象的词语,是“实”还是“虚”。对于比较具体的词语,要善于化实为虚;对于比较抽象的词语,要善于化虚为实;对于虚实兼备的词语,则要善于虚实结合。为了帮助理解,可以在给定的词语前后添加词语,以丰满其内容。

例如2009年山东卷的标题《见证》,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见证”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从立意角度来说,此题接近时代,与时代同步,与现实贴近,可写的内容较多,大可写国家、家乡,小可写城乡一角、自己小家。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见证成长”、“时间的见证”等。

而四川卷的标题《熟悉》,它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熟悉的可以是人、物、思想或者自己曾经美丽的家乡。发挥想象,可以由一段感人的故事赞美你熟悉的人,也可以由一个熟悉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恩。发挥逆向思维,对这个作文题目内涵的发掘和深化,反弹琵琶出新意,可以形成“自以为熟悉的人和事,其实很陌生”、“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最不了解的”、“最陌生的也可能是最熟悉的”、“熟悉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习惯”的深刻立意,进而阐述“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有时又在束缚着人们”的道理,发挥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动性。

二、短语式命题作文

对于短语式题目,审题时可以采用“析词法”。就是将题目的短语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词语逐一分析。短语有各种关系的短语,比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等等。面对一个短语式命题,应该先弄清楚它的类型,再根据这种类型的特点去分析。

2009年高考中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品味时尚”则要求考生不仅仅是写到时尚,还必须兼顾“品味”。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咬文嚼字”,以免偏离题意。第一,是“品味”而不是“品位”,“品味”作动词讲的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而“品位”的通用意义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考生完全可以写“有品位”的时尚,但如果没有写出“品味”则有些偏题;第二,是“时尚”而不是“时髦”,“时尚”的含义是当时的或者时兴的风尚;“时髦”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比较“时尚”与“时髦”,不难发现,前者比后者的外延要广阔得多,举凡物质、精神等方面,都可以纳入“时尚”的品味视野。

而湖南的《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举高望远、抬高看清、奋斗向上、虚荣比试。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重庆的《我和故事》,是个并列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

三、句子式命题作文

句子式命题作文,宜采取分析结构法审题。即通过分析题目的文字含义和句中的语言关系,了解写作该题的范围和重点。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

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当然,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远不止这三种,随着高考命题作文题的不断变化和出新,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才能与“时”俱进。但总体可见,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进一步强化了回归生活,观照自我。凸显出今后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关注现实、社会、人生、自我,注重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要求能在此基础上,从“爱与责任”出发立意和写作,运用常用文体表达对社会、历史、人生具思辨性、社会性、独创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