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企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节约型企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研究

王成玉

王成玉/山东省日照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举措与战略目标,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详细分析国有企业节约增效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改进对策,以期减少浪费现象,对全社会节约增效工作的推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节约型企业;必要性;途径

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从经济意义上讲,社会财富的积累,固然离不开经济总量的提升,但抑制铺张、防止浪费则是保持社会财富积累水平的最为简捷有效的途径,“省”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培育节俭文化、健全节约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是加快节约型企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节约型企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推动企业政治建设的时代要求

成由节俭败由奢。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警示性,振聋发聩,意义重大。节约成本、优化组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既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改进企业发展方式、培育企业新型发展观和价值观、助推企业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建节约型企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现代企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厉行节约,降本增效,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开源节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开源”是向外部市场要效益,“节流”是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受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以市场为杠杆,维系客户关系,扩大市场份额,对内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都是厉行节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手段。

(三)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增强节俭意识,就要珍惜社会财富,把钱用在刀刃上,把钱用在发展经济、解决民生、促进和谐上,使人们更幸福,社会更文明。我们倡导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强化节俭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的支撑与保证作用,把节俭意识作为一种政治素质来培养,引导人们养成合理消费习惯,把增产节约、合理消费作为首要准则,倡导以节俭、节约、节能为工作与生活的价值取向,营造一种勤俭理政、廉洁从业的良好环境。

二、节约型企业建设的途径

以往我们企业发展方式的突出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随着全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普遍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由单一的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兼顾社会效益。节约型企业的建设,需要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育节俭文化

当前,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国有企业中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有的认为,花的是“公家钱”,没有必要为节约一点“小钱”而费神;有的认为,时下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使浪费一些,也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浪费行为屡见不鲜。因此,作为国有企业,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首先树立起节约的意识,并不断提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效率,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将节约意识落实到企业文化中。日照港房地产公司每年坚持通过会议动员传达、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征求节能降耗建议等多种形式,广泛、持续地开展“节支增效、节能减排”、“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培育主人翁意识,造就节能节约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干部员工明白节约就是发展生产力,节约就是创造利润,节约就是企业和个人双赢的道理。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员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都做节约文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使节约文化切实深入到了人心,形成了浓厚的节俭文化氛围。

(二)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节约制度

浪费现象的产生,除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对资源使用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应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倡导厉行节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以实现节约增效双赢目标。日照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大到资本节约、资金运用、成本核算、人力资源调配、设备投入,小到办公日常用电、用水,甚至日常办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都加以改进和控制。尤其是在合同管理上,无论是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物资采购、楼盘销售还是其它方面的业务,只要是涉及资金支付的,必须有合同,并严格按合同执行,确保了生产性成本长期受控。另外,通过工程档案规范化、客户管理信息化、售后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客户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创新工作流程管理,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了项目开发的运作效率,加快了新员工的成长速度。

(三)强化科学发展观,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微观个体,需放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考察。企业在进行“创造性破坏”的同时,更应重视“改革性提升”,把企业发展融入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当前和今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搞慈善、募捐等,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精力投入到助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大知识、技能、科技的投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实现由出口拉动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转变;通过人才选拔、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调整,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市场观念,加大创新科研能力,掌握核心科技,引领消费潮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日照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尽可能在规划条件范围内提高建筑面积,以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开发产品的设计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如增加景观绿化的投入、完善自然通风设计、安装太阳能、铺设地热管线、喷涂外墙保温材料等,满足了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了“适用”、“健康”、“高效”的适用空间。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地支持公益事业,根据实际情况,主动为当地的文化教育、慈善及乡镇道路规划建设等提供支持,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以培育节俭文化、健全节约制度、履行社会责任等有效途径,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必将推动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助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真.培育廉政价值观抵御腐败文化侵蚀.人民日报.2011.03.30

[2]黄少坚.节约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

[3]陈庆修.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技创新可发挥无限潜力.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12)

[4]杨萌.合同能源管理:将促成低碳环境下新型产业链.证券日报.2010

[5]董伟.经济观察:节能减排,中央企业在路上.中国青年报.2007

[6]赵新娥.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

[7]胡玲.史振卿.节约刍议[J].群文天地.2012(05)

[8]傅治平.节约型社会的政府角色安排.新东方.2007(7)

[9]杨祖雷.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点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