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高频超声对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鉴别诊断

王雅琪

王雅琪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高频超声表现,比较两种病变的图像特征,好发部位,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皮下脂肪垫的认识水平,明确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0例皮下脂肪瘤病例及5例脂肪垫病例,对照的对它们的彩超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对其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脂肪垫;脂肪瘤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211-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subcutaneousfatpadlipomaandperformanceofhighfrequencyultrasoundimagefeaturecomparisonofthetwolesions,agoodsit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features,increasethelevelofawarenessofsubcutaneousfatpad,clearultrasounddiagnosticsignificance.MethodSurgeryandpathologyconfirmed10casesofsubcutaneouslipomacasesandfivecasesoffatpadcases,controloftheirultrasoundresult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summarized.ConclusionSubcutaneousfatandfatpadtumorultrasoundimageshavecertaincharacteristics,becausetheyhaveabetterultrasound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

临床上皮下脂肪瘤及脂肪垫患者多以“局部皮下软组织包块”到医院检查就诊,在数百例患者中回顾性总结了10例皮下脂肪瘤及5例皮下脂肪垫的病例,全部有手术和病理结果,对两者临床表现,好发部位,超声特点,病理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及对比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以“局部皮下软组织包块”为主述的患者15例。年龄18-65周岁,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出院诊断为脂肪瘤患者10例,皮下脂肪垫患者5例,其中男9例,女6例。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GELOGIQE9或GELOGIQ5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频率6~15MHz。根据患者包块位置采取不同的体位,充分暴露患处,发现病灶后观察病灶的数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内部血流,毗邻关系、距皮肤深度、是否在脂肪层内等等情况。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包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选取最佳图像存储并打印记录。

2.结果

2.1部位

脂肪瘤可发生在任何有脂肪组织的部位,主要是皮下组织,身体的近心端,如下肢、上肢、肩、背、颈部多见,远心端,如手、头、少见。诊断的10例脂肪瘤患者中2例发生于大腿外侧,6例发生于腰背部、1例臀部。脂肪垫多见于颈、肩部等易受到反复摩擦的部位,其余部位极少发生。诊断的5例脂肪垫患者3例发生肩部,2例发生于颈部。

2.2超声表现

皮下脂肪瘤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大多数可见完整包膜,直径在数毫米至十数厘米,多数呈椭圆形,长轴与皮肤平行,长径与厚径比值大于2。多数超声表现为低回声间以短细线状中、高回声,部分表现为均匀的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彩色多普勒一般无血流信号,少数内可见少量星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皮下脂肪垫,一般表现为局部脂肪层增厚,增厚脂肪层内中等线状回声较周围多而密。无明显肿块轮廓,未见明显边界,无包膜,彩色多普勒一般无血流信号。

2.3超声诊断结果

15例患者中正确诊断脂肪瘤10例、正确诊断皮下脂肪垫4例,一例皮下脂肪垫误诊为脂肪瘤

2.4病理特点

皮下脂肪垫镜下无包膜,有较多胶原纤维,脂肪组织与纤维组织常呈夹层状排列,肉眼不呈分叶状。脂肪瘤当位于浅表软组织内通常有包膜,肉眼呈结节状,圆球形或分叶状,镜下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大小不如正常脂肪细胞一致,瘤组织由纤维组织分隔成大小不规则的小叶,瘤组织各处毛细血管数量及分布不均,有纤维包膜。

3.讨论

皮下脂肪垫是由于正常皮下脂肪受到长期摩擦后形成的,常见于长期挑担者和女性肥胖者,本身不引起症状,但在皮下脂肪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在寒冷、潮湿刺激下也可激发疼痛、酸麻等临床症状。而脂肪瘤是软组织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软组织肿瘤中脂肪瘤占49%,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主要是皮下组织,临床上大多表现为无痛性包块。超声检查根据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内部血流可以较好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极少数特殊类型脂肪瘤可出现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两者已发生混淆,可结合发生部位及临床症状进行区分,术后病理诊断是金标准。总之,发生于皮下脂肪层的良性肿瘤如脂肪瘤和良性增生性病变如脂肪垫,它们均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较易得出正确的超声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范钦和.软组织病理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

[3]吴松年.皮下脂肪病变的高频超声表现.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19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