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陈修叶

陈修叶山东省胶南隐珠中心中学26643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当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优化课堂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多年来在教学中注意立足课堂,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

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教案的设计。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要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薄弱环节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

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须有一定的密度、广度和深度。密度就是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45分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围绕某教学内容进行密集、快速的教学活动,如依次快速操练,填空、选择、判断、提问等,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广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活动面要广,二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面要广。每节课活动人数要尽可能多,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进步。深度即课堂教学内容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达到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做到因材施教。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上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爱动、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喜欢尝试着将学到的知识随时用于对话和叙述中去。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力求语言精练、准确、流利、风趣,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如插图、录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知识竞赛、自学讨论等方式,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彼得一世的改革”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借用图片、音像材料等直观教具概述俄国政治、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情况,并用比较法把它与同时期欧洲各国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出俄国诸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学生不仅了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而且还了解了它在世界上的发展地位,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俄国发展概况。接着便告诉学生,当时沙皇曾多次派使团出访欧洲。面对欧洲的发展情况,这些俄国人会有什么样的感想?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把学生引入到改革前这个大环境中,还发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揣测俄国人的想法,都想到要学习欧洲,改革俄国,这需要有人来完成。然后,就介绍彼得一世这个人。用直观图示及情节描述来介绍他的成长历程、他的性格、他的报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彼得一世”这个活生生的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让学生设想,这样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

到此,背景环境、问题焦点都摆出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创设成了,悬念造成了,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并且开始顺着教师指引的思路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考。例如,“新航路的探索与开辟”一课,内容丰富、抽象,与地理知识关系密切,初中学生很难弄清探险家的航海路线。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地球制成三维动画模型,把抽象变成直观,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学生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掌握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同时享受“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的雄浑,又可体验“浩如烟海,深不可测”的深邃;既可品味“落花无言,入淡如菊”的典雅,又可洞悉“破万卷书,明沧桑理”的劲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进行学习、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敬爱,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爱,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应在学生的心目中保持良好的形象,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信服你。教师任何一个伤害学生的言行都会给教学带来不良后果,由于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产生逆反心里而放弃学习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平时我尽量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以鼓励、信任和尊重。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从不轻易在课堂上当众批评他们。当我发现有个别学生不专心听讲时,我一般以眼神来暗示他,或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他,课后再找他谈心,让他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

五、面向全体,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认知结构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课堂提问应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难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尤其要关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教师要多给予他们鼓励的眼神、和善的表情,课堂上尽量多提一些他们经过思考便能够作答的问题,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六、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把握历史线索。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因此,指导学生把握历史线索是学习历史的第一要务。所谓历史线索,也就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过程。

2、指导学生历史思维的三个层次。思维能力是学习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会学历史,必须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思维的一般方法和特点。历史学科思维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从三个层次上思维,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所谓“是什么”,是指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所谓“为什么”,是指客观历史事实的背景和原因;所谓“说明了什么”,是指对客观历史现象的主观认识(作用、影响、意义、评价之类)。学生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广泛也应用到每一节历史教材的学习中去,从而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首先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章节标题和子标题把握教材。教材的章节标题往往是对某一章节教材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子标题往往是对某一目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而子目标题往往是对某一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掌握了章节、子目标题,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基本内容。其次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脉络把握教材。有些章节的教材,一节课所涉及的事件和现象很多,若孤零零地讲解,则很容易形成支离破碎的印象,既容易遗忘,又难以深刻理解。第三,指导学生按照各种政治势力的活动及相互矛盾关系把握教材。在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内容是最难学的。其实政治史的基本内容就是各政治势力的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政治斗争。如果抓住了这一点,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就显得简单明了。